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 第43节

第43节

    七十五 、最后一怒

    公元1226年正月,成吉思汗率部进攻西夏,随他一起出征的还有窝阔台、拖雷,以及忽阑的姐姐也遂。

    贺兰山西麓下的草原上有很多野物,浩浩荡荡的军队翻过贺兰山,来到这里的时候,成吉思汗忘记了丘处机的忠告,加入了狩猎的队伍。其间,一群被驱赶得无处可去的野马忽然迎面冲来,坐骑大惊,前蹄高高扬起。成吉思汗措手不及,被重重摔落在地,呻吟低呼,说疼痛难忍。

    兵锋未启而主帅受伤,这似乎是一个不祥之兆。当晚,军队在搠斡儿合惕(今甘肃武威附近)扎营。第二天一大早,也遂将成吉思汗的儿子和战将召集起来说:“昨夜大汗高烧不止。”晃豁坛部的脱仑·扯儿必说:

    “党项人有建好的城池,有挪不动的营地。他们不能背着城池到处走,也不能背着挪不动的营地到处走。我们先撤退吧,等大汗身体好了,再去征讨他们。”大家纷纷点头称是。但是成吉思汗不答应:“如果那样做,党项人会以为我们怯战。我暂时在这里养病,派使者到他们那里探明动向,再做决定。”

    使者到了西夏国以后,没有使用任何有委婉色彩的言辞,以咄咄逼人的口气对李德旺(李遵顼之子)说:“西夏国主你曾经答应过做我的左右手。但是我征讨花剌子模帝国时,你不但不发兵相助,还口出恶言。那时候我有要事,来不及对付你,现在花剌子模已经被我们征服了,到了该和你们算账的时候了。”

    李遵顼否认自己说过那样的话。阿沙·敢不毫不隐讳地说:“那些话是我说的。如果你们蒙古人执意开战,我们在贺兰山下有军队的营地和骆驼的驼包,就请你们到贺兰山下和我们开战吧。如果需要金银、绸缎,就请你们自己到中兴府(今宁夏银川)、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去取吧。”

    得闻此言,正在发高烧的成吉思汗怒不可遏:“你们听他说的这话,我们怎么能退兵呢!就算死,也要像他说的那样讨伐他!长生天,你知道!”

    当年3月,成吉思汗率军渡过黑河(又名弱水河),从西夏国东部发动进攻,占领了黑水城。黑水城是西夏国的门户,蒙古军攻占这里以后,一路长驱直入,直接进入到了河西走廊。

    据马可·波罗记载,黑水城的骆驼耐力上佳,西行商队视其为珍宝,而且这里有一种极为凶猛的大鹰,其凶猛程度毫不亚于以凶劣著称的海东青。

    河西走廊是一块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绿洲带,南面是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面是连绵承接的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就从这里蜿蜒流过。这里最大的城市,是以发达的商业而著称的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和肃州(今甘肃省酒泉市),它们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由于这里东西方文明兼而有之,所以当地居民当中有人信奉佛教,也有人信奉聂斯脱利教。多年以后,马可·波罗来到甘州的时候,在那里发现了一些美轮美奂的佛像,和三座颇具异域风情的聂斯脱利教堂。

    公元1226年夏,成吉思汗在浑垂山(贺兰山群峰之一)避暑,蒙古军攻破甘州、肃州,秋季又攻破西凉府,进驻应里县。应里县在黄河岸边,与西夏的国都兴庆相距不远。西夏百姓纷纷躲到附近的山上,穿洞凿岩以避兵灾,但是幸存者甚少。

    记载征服西夏国之事时,《蒙古秘史》一书的作者不吝笔墨地提到了阿沙·敢不。敢同蒙古军对抗,固然勇气可嘉,但是失败的结局却无法逃避。战败之后,阿沙·敢不逃到了贺兰山,他所有的大帐、骆驼、驼包以及百姓都化成了飞灰。对那些不愿意投降的党项人,成吉思汗的处置方法很简单:把他们交给士兵,任其处置。

    追随成吉思汗多年的部将只对精于骑射的牧民有好感,喜欢尽情驰骋在毫无羁绊的草原上,不知道这些不会放牧的农民有什么用,也不知道那些长满了庄稼的田地有什么用。在他们看来,处置农民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了他们;处置田地最好的办法,就是放火烧了它,使其成为杂草丛生的草地。成吉思汗下令时,他们不仅没有规劝,反而给予支持或者怂恿。毫无疑问,若是成吉思汗的计划得以实施,将会造成万劫不复的恶果。幸运的是,他众多的部下当中,不是每一个人都很无知。在这关键时刻,愤怒的耶律楚材挺身而出,谴责这种行为的野蛮。

    成吉思汗曾经纵容部下进行过令人毛骨悚然的屠杀、掠夺,但那是因为他对游牧之外的其他生存方式缺乏了解。他不是冥顽不化的人,善于虚心纳谏。耶律楚材告诉他,农民有丰富的农耕经验,在蒙古人眼中看来没有丝毫作用的田地,在他们手里能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源,比如可以向他们征收农业税、山林税等;商人也并非一无是处,可以向他们征收盐税、酒税、铁税等。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耶律楚材甚至核算出了一年可以征收的税目总额。看到这笔数目庞大的税收,成吉思汗不由口服心折,马上明白一味屠杀、掳掠只是竭泽而渔的不智之举,转而倒向了耶律楚材这一边,并且让他制定出了明确的征税法令。

    与此同时,在助手察罕的帮助下南下攻金的窝阔台,已穿过渭河谷地、西安,来到了开封城下。因为金人曾经虐杀过成吉思汗的先祖,所以他对金人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仇恨。他曾经对部下说过:“金人曾经杀害了我的祖先,打败他们以后,你们可以把他们的兄弟收为奴仆,把他们的妻女收为奴婢。”

    求和之心不死的金王屡屡派使者北上,希望能够激起成吉思汗的怜悯之心。公元1227年6月,金国使者再次北上,这一回,成吉思汗客气地接待了他。因为去年11月中旬的一天夜里,西南方的天空出现了“五星汇聚”

    的神奇现象,当时成吉思汗便立誓此生不再杀掠。金国使者北上时,带去了珍贵的贡品,可能它们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贡品当中,有一些极为名贵的大珍珠。成吉思汗把它们赏赐给了喜欢戴耳饰的部将。有些部将平时不配饰耳坠,但是为了得到这些珍珠,他们当场刺穿了耳垂。

    七十六、飞鸣镝将坠

    公元1226年11月初,成吉思汗率军进攻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灵州与兴庆分立黄河两岸,两地仅仅相距二三十公里,西夏国主李德旺派老将嵬名令公率部增援。当时天气严寒,黄河结冰,双方就在冰河上展开激战。最终,西夏兵败,灵州失陷。

    接下来受到攻击的,是西夏最为富庶的兴庆,也是西夏的国都。经过长达1年的战争,西夏国力已衰,被围困在兴庆的李德旺,对蒙古帝国已经无法构成任何威胁。

    第二年春天,成吉思汗留下一部分兵力在这里继续攻城,亲自率领一部分兵力渡过黄河,向黄河上游地区进军。2月,蒙古军攻克临洮府(今甘肃省定西市下设的一个县),3月接连攻克洮州(今甘肃省临潭县)、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宁,4月攻克龙德(径河源头附近)、德顺(今宁夏隆德附近)等地。

    那一年有两个五月,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度过酷热的夏季之后,于6月入驻清水县。自从去年受伤开始,他的身体状况就一日不胜一日,也许是感到余日无多,他催促围困兴庆的军队要尽快将其攻克。兴庆城的守军弹尽粮绝,万般无奈之下,国主李睨(西夏国原南平王)决定投降,希望能得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同年6月,李睨投降,西夏国彻底湮没到了历史深处。

    据《蒙古秘史》记载,李睨投降时带来了许多财物,比如金银佛像、童男童女、绸缎、马匹等,这些东西都以象征吉利的“9”为数。而且书中还说成吉思汗接见了他,不过只是让他站在门外,没有进帐。事实上,当时的成吉思汗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这次接见可能只是掩人耳目之举。

    西夏人的先降后叛,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恶劣的印象,甚至他可能会将自己的死亡归咎于西夏人——若不是他们的不忠,他就不会抱病出征。

    即使李睨已经投降,成吉思汗还是没有放过西夏人,指示部下要将他们屠戮一空。他对部下说:“以后每到吃饭的时候,你们都要告诉我,党项人已经被灭种了。”他还对忠诚的部将脱仑·扯儿必说了一些温暖人心的话:“征讨党项人时,我在途中受伤,你爱惜我的生命,建议我先养伤。

    因为敌人出言恶毒,所以我决定继续出征。承蒙长生天的护佑,我们终于胜利了。西夏人献给我的贡品,你随意拿吧。”此外,他还授意脱仑·扯儿必杀死李睨。

    事实上,党项人并没有被灭种,至少也遂就得到了许多党项奴隶。

    大限将至的成吉思汗需要考虑一个比如何处理党项人更重要的问题,即蒙古帝国的继承人。他一共有四个儿子,诸子当中,唯一能让他表现出明显父爱的似乎只有术赤。然而,术赤自从西征时得到玉龙杰赤附近的封地后,再也没有到过故土一步。

    术赤的确是成吉思汗的亲生儿子,但是可能因为周围流言不断,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所以他不愿再见故人。另外,或许成吉思汗将汗位让给窝阔台,也让身为长子的他受到了伤害。据说就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年里,成吉思汗想见长子一面,派出使者相召,迟迟不见动静,于是他怀疑术赤有谋逆之心,甚至想亲自率兵讨伐。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得到了消息,原来术赤早在数月之前就因病而死,埋骨异域他乡了。而察合台当时奉命留守在蒙古高原上的大本营里,不在西夏。

    一天夜里,成吉思汗梦见自己死期将至,于是将最喜欢的窝阔台和拖雷叫到身边,屏退左右,悄悄告诉他们:“孩子们,我的生命到头了。

    赖长生天保佑,我为你们创立了一个辽阔的帝国,从帝国的中心到四面八方的边界,需要走一年时间。你们要想过富足的生活,拥有掌握大权的快乐,就必须团结一心,让你们的朋友得到富贵。我死了以后,窝阔台就是帝国的主人。”

    了结了这桩心愿,成吉思汗接着说到了还没有被彻底消灭的金国:

    “金国的精兵驻扎在潼关,南有秦岭,北有黄河,难以攻破,最好的办法是向宋国借道。宋国和金国是世仇,必定会答应借道之请。然后我们可以从宋国境内绕到河南以南,直取开封。到时候金国见情势危急,必定会紧急召回驻扎在潼关的精兵,但是两地相隔甚遥,援兵很难及时赶到。就算赶到了,也是疲惫不堪。如此一来,攻破开封就很容易了。”

    公元1227年8月18日,成吉思汗在清水县病逝,享年60岁。6年之后,开封被蒙古军攻破。尽管当时成吉思汗已经不在人世,但是蒙古军当时使用的计策,正是他生前所授,所以仍然可以将这一战的胜利归于他。

    据说成吉思汗临终时,曾不无感伤地说道:“我的子孙以后将会穿着美衣华服,跨宝马雕鞍,拥绝代佳人。但是他们是不是还能想起,是谁让他们过上了那么好的生活呢?”

    &rr;  →

    <a href="/newessagephp?tosys=1&title=《成吉思汗传》的章节有错误&ntent=《成吉思汗传》的章节《 第43节》有错误,具体错误是:" target="_bnk">错误/举报</a

    新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