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 第31节

第31节

    五十二、应验的俺巴孩汗毒誓

    征服西夏,只是成吉思汗南下计划中的第一步。

    除了西夏控制的甘肃省和河套地区,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其余的地方都由金国控制。如果要入主中原,与金国之间的战争就避无可避。金人统治中原地区长达一个多世纪,国力强盛,受中原文明影响较大,虽然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弦断,但是先辈勇猛彪悍的血液仍然流淌在血管里,并没有被灯红酒绿腐蚀一空。雄伟的万里长城在金国的边境逶迤东向,军事据点密布;国境之内到处都是像兴庆一样坚固的城池。

    毫无疑问,征讨金国的难度要远远超过征讨西夏。发动军事攻势之前,成吉思汗首先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活动,设法与居住在长城以北、信奉聂斯脱利教的汪古惕人结盟,取得他们的支持,将他们的领地作为发动军事攻势的前沿阵地。

    成吉思汗与乃蛮人作战时(公元1204年),汪古惕部首领阿刺忽失·的吉惕·忽里,拒绝加入乃蛮人阵营,立下了大功。因此,成吉思汗在斡难河畔会盟蒙古诸部时(公元1206年),赐给他5000户人口,并将女儿阿刺海赐给他为妻。之后,双方又多次建立姻亲关系,可以说交好已久。

    除了与蒙古帝国保持着密切的交往,汪古惕部与金国也有君臣之义,驻扎在长城以外,助其守卫北部边疆。他们的生存环境与蒙古牧民相似,蒙古军对这种荒凉的环境早已司空见惯,南下至此地时不会因为思乡而回首北望。将汪古惕部收为己用,不仅仅意味着兵不血刃就摧毁了金国的前沿防线,也意味着蒙古帝国的疆土已经扩张到了长城脚下。

    公元1208年,金章宗去世,因为膝下无子,卫绍王完颜永济被拥立为帝。浑然不知天数已变的金国朝廷,依然将蒙古当做不起眼的附庸国,派遣使者面见成吉思汗,通告此事。踌躇满志的成吉思汗这时已经不把金国放在眼里,漫不经心地问道:“新君是谁?”使者说是卫绍王。“中原皇帝自视为天子,我以为只有有龙凤之姿的人才能当皇帝,想不到连卫绍王这种懦弱无能的人也能为君!”成吉思汗向金国所在的南方吐了一口唾沫,扬长而去,将面无人色的金国使者抛在马后。

    想当年,金国朝廷用惨无人道的酷刑处死俺巴孩汗时,俺巴孩汗发下毒誓,说自己子侄很多,他们必然会向金国寻仇。金王的后代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但是俺巴孩汗的后代一直将这笔血海深仇记在心中。而今,俺巴孩汗的毒誓终于应验。当然,金国人与蒙古人血统的不同,也是双方产生矛盾的原因之一。

    公元1211年初春,金国的灾难降临了。成吉思汗登上神灵居住的肯特山祈祷,恳求上苍保佑战事的顺利进行。他脱下帽子,将腰带搭在肩上,恭恭敬敬地前额触地三次,然后直起身虔诚地祷告:“长生天在上,为了给被金人害死的俺巴孩汗和斡勤·巴儿合黑亲王报仇,我决意向金国人开战。如果上苍同意,请助我一臂之力,使人神都站在我这一边。”

    前来为他助阵的,有远居蒙古高原西陲的维吾尔部首领巴而术,合儿鲁兀惕部的首领阿儿思兰汗;巴而术统治着吐鲁番盆地和库车地区的绿洲,阿儿思兰汗统治着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七河地区。远来之人的助战意义非同小可,它说明成吉思汗没有把向金国开战,仅仅当成蒙古牧民的事,而是把它当成了整个蒙古帝国的事。

    从公元1211年到公元1212年,蒙古军屯兵长城,力战数次,然而久战无功,仅仅占领了一些在金人眼中可有可无的小城池。

    金国的北部边境是起伏不平的山区,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纵贯东部。雄伟的万里长城依山脊而建,一直从渤海湾延伸到黄河河畔。长城脚下有一连串军事重镇,比如北京西北部的宣化、山西西北部的大同等。蒙古军习惯了攻掠如火的闪电战,面对金国固若金汤的坚固城池,难免会处处掣肘。

    然而,如果说蒙古军始终一无所获也不符实际。公元1211年的2月到3月,蒙古军在野狐岭歼敌无数。9年之后,长春真人丘处机途经此地时,还见到了被抛弃在野外的森森白骨。

    金人定鼎中原之前,坐镇北京城的是建立辽国的契丹王室,他们占据北京城的时间长达两个世纪。辽国灭亡之后,失去中原之主地位的契丹人,没有撤回祖先的居住地——满洲南部的辽阳,而是继续留在中原,成了金王的臣民。

    金人的祖先是与蒙古族没有血缘关系的满族人,而契丹人的祖先与蒙古人的祖先有血缘之亲。300多年以来,长期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契丹人,与中原人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分别,但是回想起祖先的荣光,他们胸中的怒火就会熊熊燃烧,对金人的不满一日胜似一日。

    公元1212年春天,金国千户长耶律留哥在金国东北边境的隆安(吉林农安)、韩州(吉林梨树)起兵抗金。对成吉思汗来说,这正是扭转战局的有利时机,他当即命令者别率军进攻辽阳。首战失利的者别佯装败退,没有走多远,突然率部回袭,占领了辽阳。耶律留哥归附成吉思汗,并于次年称王,国号为辽,史称东辽。

    看最新章节

    五十三、中原狼烟

    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蒙古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金国北方的军事据点接连失守。截至公元1213年,张家口到北京之间的军事要地接连被攻克,蒙古军成功地打通了连接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通要道。

    在这条通道上,第一个被攻陷的军事据点是宣德府,时间为公元1213年7月到8月。紧接着被攻克的,是位于宣化东南的德兴府。进攻德兴府时,成吉思汗最小的儿子拖雷率先爬上城头,立下了显赫的军功。随后,势不可挡的蒙古军又力克怀来,驻扎此地的金军被大肆屠杀。很多年之后,经过这片古战场时,仍然可以见到森森白骨。

    如此一来,金国只能将阻止蒙古军南下的希望,寄托在位于怀来西南方的居庸关。居庸关是北京西北的门户,两侧山势雄奇,中间是一条长达18公里的深谷,易守难攻。者别采用欲擒故纵之计,大战之初挥军猛攻,继而佯装士气耗竭,退向宣德府,等轻敌大意的金军尾随而至时,突然调马杀回,与埋伏在关外的成吉思汗兵合一处,将金军杀得片甲不留。

    其后,成吉思汗率军进驻龙虎台——华北平原的门户。华北平原的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一直从北京延伸到南京,地广人稠。金国政府的中枢北京,就在华北平原的北部,而龙虎台距离北京仅仅30公里。

    就在成吉思汗眺望北京城的同时,传来了两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北京城东北方的要塞古北口、西北方的要塞大同,先后被攻克。古北口控制着通往北京的军事重镇涿鹿。大同是北京城的屏障,也是山西省的门户。它的陷落,意味着山西省将会和北京城一样危在旦夕。

    蒙古军与乃蛮人对垒时,汪古惕部首领阿刺忽失·的吉惕·忽里,立下了大功,其后不久,不同意投靠成吉思汗的部将发动流血政变,他的孀妻和儿子侥幸逃脱,来到大同避难。攻陷大同之后,成吉思汗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把自己的女儿和拖雷的女儿分别嫁给了阿刺忽失·的吉惕·忽里的两个儿子。作战期间,正是成吉思汗性格中冷酷一面显露最多的时刻。然而这种令敌人战栗的冷酷,并不妨碍他接待故人之子时表现出来的温情。

    公元1213年8月,金国发生政变,卫绍王被大将胡沙虎杀死,金宣宗即位。国难当头之际发生这种恶**件,无异于自毁。

    经过周密部署,成吉思汗将大军分为三路,与幼子拖雷担任中路军的统帅,杀气腾腾地奔向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浩浩荡荡的军队抵达北京城下时,部将纷纷建议就此将其攻克。但是成吉思汗不同意——想要攻克固若金汤的北京城并非朝夕之功,长期顿兵坚城,于士气有损。所以他采取围而不攻的战略,分出一部分军队围城,自己带着其余的兵马继续南下,深入华北平原腹地,也是北京的大后方。

    作为重要的农业文明区,华北平原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到处都是人声犬吠不绝于耳的村庄,被农民精心打理的庄稼地、果园。对依靠打猎放牧为生的蒙古军来说,这一切都令人难以置信。生存方式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变成了一把巨大的锋利剃刀,铁蹄所掠之处,一切都灰飞烟灭。从北京西南的保定,到河南北部的渭水,只有十几个城市暂时得以保全,其他地方都纷纷沦陷。

    从北京扬鞭启程的成吉思汗,一直挥师急驰500多公里才勒缰站定。当时蒙古军的力量无法做到投鞭断江,汹涌奔腾的黄河阻止了他们南下的步伐。

    除了河北省,富饶的山东省也遭到了蒙古军的袭击,首府济南被攻克。公元13世纪,济南可谓中国的通衢大邑。这里水源充沛,有闻名于世的大明湖和趵突泉;城中烟柳处处,画桥遍布;赫赫有名的千佛山上有令人心驰神往的万佛洞、千佛崖。此外,这里也是重要的丝绸集散地。

    从公元1194年到1853年,黄河的入海口在山东省南部边界。攻破济南的蒙古军,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越过35度北纬线,一直将战线推到了黄河入海口。

    金国无法抵挡蒙古军的锋芒,通告散居在村庄里的农民到城池坚固的大城市避祸。在此之前,这种方法也在河北省推行过。但是蒙古军想到了一个极为残酷的破城方法:攻城时把俘虏押在阵前。如此一来,顾念同胞之情的城头守军,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蒙古军对这种攻城方法屡试不爽,先后藉此攻陷了很多城池。

    在中原地区尽情地掳掠一番过后,心满意足的成吉思汗带着大量的金银细软、牲畜和童男童女返回到了长城脚下。

    中路军在华北平原横冲直撞时,由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的右路军势如破竹,顺着太行山东侧南下,经过河北保定,一直将战火燃烧到了河南省境内的怀庆;然后转向西方,绕到山西省所在的黄土高原南端,继而来到了汾河谷地。汾河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将山西省一分为二。右路军溯汾河谷地北上,沿途攻破了汾河流域的汾州、平阳、忻州等主要城市,最后进入了太原城,即山西省的首府。

    太原是重要的冶金中心和葡萄种植园区,经济力量雄厚,而且也是军事重镇,城高池深。马可·波罗以及13世纪的许多作家都曾赞扬过这里的繁华。守军以为蒙古军会从北部来袭,于是在北城门集结重兵,当蒙古军突然出现在南门时,他们惊慌失措,稍作抵抗便全军溃败。进入太原的蒙古军大肆烧杀抢掠,掳掠到战利品以后扬长北上,经过代州和大同,来到长城脚下,将战利品存放在汪古惕部。

    蒙古军的左路军由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儿率领。他们从北京出发,向东北方进军,沿着东部的海岸线逶迤北上,途经蓟州、平洲、滦州等地,攻破山海关和涿鹿以后,奔向金国的龙兴之地,即位于中国东北三省中部偏北的洮儿河流域、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

    公元1214年,三支蒙古军在北京城下会师,战将都希望向北京城发动猛攻。深知蒙古军缺陷的成吉思汗力排众议,派出使者向金王提出议和。

    使者对金王说:“除了中都(北京),黄河以北的其他地方都已经被我们占领。上苍不怜悯你了,如果我们再不降恩给你,你知道后果会怎么样。

    现在我们要班师回朝,你是不是应该犒赏我们呢?”

    除了毫不犹豫地答应对方的要求,金王不敢有任何举动。成吉思汗得到了大量的金银、绸缎、马匹、童男童女,甚至还有卫绍王的女儿岐国公主。

    看着蒙古军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长城以外,金王如释重负,以为总算天下太平了。但是他不知道,这仅仅是开始。为了与蒙古军建立友好的关系,以后还需要源源不断地将金银、绸缎、牲畜等东西送到长城以北。

    看最新章节

    &rr;  →

    <a href="/newessagephp?tosys=1&title=《成吉思汗传》的章节有错误&ntent=《成吉思汗传》的章节《 第31节》有错误,具体错误是:" target="_bnk">错误/举报</a

    新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