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千金联手了

真假千金联手了 > 香饽饽

香饽饽

    薛玉像一只对陌生环境一开始谨慎,但确定了安全就立刻开始放声歌唱的小鸟。

    她兴奋的在院子里从东飞到西,对每一处重台介绍的布置和安排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喜爱。

    薛玉完全正面的回应让重台也非常开心。

    等到戴老太太和刘氏在正院等得太久,不得不派丫鬟过来催两个姑娘过去,重合和薛玉才发现她们俩已经在桃夭院里耽误了太长时间。

    “屋子里的家具位置都还习惯吗?库里还有好些套呢,不喜欢咱们就换。”戴老太太财大气粗的表示。

    薛玉红着脸摇头,努力学习重台的直爽大方,尽量直接的回答:“祖母,我很喜欢,家具都很漂亮,尤其是床帐上绣的山水图,花样好别致,我从来没见过。”

    刘真仪登时忍不住掩口低笑起来,在薛玉迷惑的目光中,她轻声解释:“你爹亲自花的花样。”

    说完这一句,刘氏笑得更厉害了,“你爹其实特别讨厌腐儒。薛怀佐说话就开口‘子曰’闭口‘孔孟’,是你爹最讨厌的那种官员。结果重台打听回来你的喜好,你爹一听说你喜欢诗文,自己躲在书房里熬了一晚上。他跟我说‘书中有万里河山,咱们姑娘不能出远门,我画一幅给她’。等到派人提前下山回来布置房间的时候,还出了高价请京城里最好的针线班上的全部绣娘三十几个一起,就用了三个时辰给赶出这份床帐。”

    “晚上你爹下衙回来,玉姐儿要亲口谢谢你爹好不好?”刘真仪用鼓励的眼神看着薛玉。

    薛玉在这样温暖的目光中情不自禁就点头答应了。

    刘真仪和戴老太太看着薛玉渐渐放开胆子,脸上表情更加愉悦。

    戴老太太主动说;“玉姐儿,你是咱们家的独生女儿。在两家发现抱错孩子之前,我和你父母早就觉得把重台养成能够顶门立户的性子,以后坐产招夫,不把孩子嫁到其他人家吃苦头。现在,你若也想如此,咱们就还是照着这个计划进行。只是你得辛苦些,自己立起来,把该掌握的事情学个清楚明白。”

    薛玉没有马上回答,她谨慎的思索一会,然后犹豫道:“祖母、母亲,能给我点时间思考吗?”

    戴老太太轻轻抚摸着薛玉头顶,慈爱道:“傻孩子,及笄之前,你想多久都可以。若是觉得顶门立户太过辛苦,我们也给你物色个好人家,让你风光出嫁。”

    戴家的宽和包容像海洋,任由薛玉遨游。

    她感动的拼命点头,几乎在一瞬间就下定决心不管接下来要付出多少努力,都会承担起家主的责任,不让家人失望。

    重台坐在一边安静的看着,悄然捏了拳头。

    她是为了薛玉开心的。

    重台清楚的知道,如果没有这一场报错孩子的阴差阳错,那么之前在薛家承受摧折的人应该是自己。

    她会同时面对继母小姜氏的针对和生父薛怀佐的轻忽,即便有过去的人生经验傍身,不会在后宅吃亏,也绝不会过得像在戴家一样舒适随心,更别提特殊身份给她带来的上层交际圈。

    可是十多年过去了,即便没有血缘的牵绊,重台也真实的融入了戴家,将他们当成真正的亲人。

    现在发现错误,她和薛玉会各自回答真正属于她们的家庭之中。

    重台感激、敬爱戴家全家人,所以在发现孩子可能抱错之后,她根本没考虑过隐藏这个秘密,而是尽快查清真相。

    重台乐于尽最大努力,让薛玉和亲生父母、祖母弥合这么些年错失的感情,但同时,重台心里又鼓胀着难以言说的酸涩和痛苦。

    重台在家中看着一家和乐,又高兴又难过,戴玉林进宫的时候也是一身郁郁之气,难得没个笑脸,让同僚啧啧称奇。

    便是年老的太医院院判王元东都耐不住好奇上前询问:“杏坛是不是遇上什么难事了?怎么休沐回来不见神清气爽,反而一副肝郁之相。哦,快要入夏了,天气反复,是不是令夫人又感寒体虚了。老夫家里还有些品相极佳的麻桂,若是用得上,先取了用无妨的。”

    “夫人身子还好,不过家中出了些难以启齿的事情,我心里烦闷。”戴玉林眼看同僚都围上来,摆手苦笑。

    太医院与其他地方不同,同僚之间关系更为复杂。太医之间一面相互之间你看不起、我看不起你的技能歧视;另一方面,又因为经常会同时给上头的贵人们诊治商议病情,而不得不合作。

    可以说太医院的医官们相互之间关系亦敌亦友。

    不过太医院的医官们之间的矛盾全是工作关系造成的,单独说人品,各个都不算坏,听说哪家遇上为难的事情,都很愿意搭一把手。

    和薛家抱错孩子的事情,戴玉林心里知道是瞒不住的,也早就准备好了说辞,索性不再遮掩。

    在掐掉他对薛家的不满后,戴玉林便把事情经过全讲清楚了。

    “竟然有这等奇事。”王元东深深感慨,“幸亏薛家是书香世家,教出来的孩子也不会差。”

    “是啊,若是落在小门小户里头,家里的姑娘岂不是要吃苦头了。”周副院判跟着点头。

    太医院院判王元东和周副院判都一把年纪了,白发苍苍,为人父祖多年,最先想到的是不管孩子去了哪里,成长过程中没受苦就是好事。

    可小王太医听了戴玉林家里遭到的事情,却情不自禁道:“可副院判家的姑娘在薛家长大,岂不是完全不通医术了!唉,薛家姑娘以后回去亲生父母身边,这一身本领要尽数糟蹋了。”

    话一出口,小王太医也察觉到自己的话功利心太强。

    他匆忙描补:“戴副院判一身本领,陛下亲口称赞过能活死人肉白骨,我是替戴副院判可惜后继无人。”

    王院判和周副院判都笑而不语,戴玉林心里也觉得小王太医说话讨厌,索性不搭理他。

    他拱手道:“时辰差不多了,我去内宫候着,给陛下、皇后请平安脉。”

    “去吧,别耽误了时辰。当着陛下和皇后娘娘的面可别再挂着这么一副阴沉沉的表情,万一碰上朝堂有大事,陛下心情不好,说不定要吃挂落的。”王院判不放心的叮嘱一句,让戴玉林赶紧过去。

    戴玉林心说,我今日就是要让陛下看看我这张苦瓜脸的,哪能收起来呢。

    周副院判眼见戴玉林起来,和王院判坐在一块,两个老人一人一杯茶水、一部医书慢慢翻看着,过了一会,忽然抬起头,相互看了一眼,不约而同露出势在必得的笑容。

    王院判摸着胡子,“重台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我一直很喜欢重台。”

    周副院判,不甘示弱道:“是啊,老戴原本就有意和我家结亲,现在婚事倒是更好商谈了。”

    “我家嫡长孙的婚事还没定,原本说着的人家,姑娘我不算喜欢,至今没定下来。你家能说婚事的,已经是二房嫡子了吧?况且还不是二房嫡长子,说个强势又有本领的孙媳妇进门,恐怕会家宅不宁,不如把机会让给我。”王院判不慌不忙的点出问题所在。

    周副院判不甘示弱地跟着说:“我家虽然不是嫡长孙,但两房关系和睦。院判嫡长孙的婚事我听着倒是不太平,因为婚事商量到都快定下来了,女孩家的婢生女才说是被您家孙子冒犯过,女方这一年来不是日日上门哭闹,非要给他们家姑娘一个名分吗?重台那样的好姑娘,还没进门就有个贵妾,想来不管老戴还是薛家都不会同意。”

    “那就走着瞧吧。”王院判被周副院判一句话说到脸上,登时脸色难看了起来。

    “走着瞧就走着瞧。”周副院判不甘示弱的跟着说,两个年岁加起来足有一百五十岁的老男人忽然升起满心的胜负欲。

    等重台回去薛家,那就不再是“戴重台”而是“薛重台”。

    看起来不过是改个姓氏的问题,内里区别却不是一两句话能解决的。

    薛家书香世家,自前面两个朝代起,便有抚州的白鹿书院存在,门生故旧遍布天下。

    薛家前面两朝都有县主、郡主下降,即便时空转换,朝代变更,但薛家的血脉依旧堪称尊贵。

    虽然经过几十年前一场劫难,嫡出子嗣覆灭,可薛家现在的掌家人薛怀佐瞧着也是个善于钻营的,而立之年已经升到副五品,如今回京述职,未来可期。

    重台回去薛家身份立刻从“父亲再努力,顶天也就是从五品太医院院判的独生女儿”变成了“说不定日后能够入阁拜相的抚州薛家嫡长女”。

    重台如果是戴玉林的独生女,需要坐产招夫,那么任谁家再喜欢重台,也不舍得把家里好好的男孩送到戴家去做上门女婿,以后听妻子摆布;但若是重台出嫁,她唯一的缺点都不存在了!

    重台一身医术尽得杏林圣手戴玉林真传,远不是干巴又晦涩的医书可比拟。

    况且有戴老夫人和刘夫人教导,重台执掌内宅的女子课程也从未落下,戴家的田庄铺面搭理得极为漂亮。

    这样的好姑娘,谁家不想娶进门做宗妇呢。

    重台进门,甚至不是简简单单娶了个儿媳妇、孙媳妇的喜事;有了她在,家里所有女眷身上的疾患都可以不传出家门就被治疗得七七八八,日后必然人丁兴旺。

    只要娶回重台,就等于夫家平白得了一尊救苦救难的活观音!

    真是越想心头越火热。王院判和周副院判都打定了主意,今晚下班回家就催促妻子和儿媳妇赶紧准备起来,一旦薛家和戴家换回女儿,立刻上门提亲。

    作者有话要说:  重台:谢邀,还小,暂不考虑想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