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 第38节

第38节

    六十五、呼罗珊的“永夜”

    撒马尔罕城有一处名叫奈撒夫(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卡尔希)的城市,这里地处绿洲地带,是避暑的极佳去处。攻克撒马尔罕以后,成吉思汗与拖雷率领中军来到这里,厉兵秣马,直到金风送爽时节,即公元1220年秋天,才再次踏上征程。

    拖雷奉命进击呼罗珊地区,成吉思汗自己带兵奔向阿姆河右岸的忒耳迷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当地居民不愿投降,双方激战多日。到第十一天,蒙古军破城而入,将城中所有人赶到城外,全部杀死。

    有一个老妇人为了活命,说自己有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只要能保住性命,愿意将宝物交出。蒙古军问到珍珠的下落时,她说在自己的肚子里。

    结果,珍珠反而给她招来了杀身之祸。蒙古军剖开她的肚子,果然发现了一颗珍珠,他们进而以为很多人都会像这个老妇人那样做,于是所有尸体最后都肚破肠流。

    这一年的冬天,成吉思汗在卡尔希河上游的薛蛮(今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度过。在此期间,前线捷报接连传回:玉龙杰赤被攻破;摩诃末苏丹病死孤岛。次年春天,他率部进入呼罗珊地区,兵抵巴里黑。

    早在者别与速不台追击摩诃末苏丹时,当地居民就归降了。成吉思汗到达这里之后,他们马上派人来参见。当时,那些曾经被平定的地区屡屡爆发民变,成吉思汗担心留下这座民多城坚的城市会成为后患,于是以清查人数为名,将居民集中到城外,全部格杀。呼罗珊地区与巴里黑城命运相仿的城市还有好几个。

    在波斯语中,“呼罗珊”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主要指阿姆河东部流域以南的草原区,大致相当于今伊朗、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阿富汗等国的交界区域。这里水源充沛,当地人建设了很多灌溉系统,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以此为基础,这里的文化水平之高在中亚地区堪称翘楚,文化名人辈出。伟大的诗人荷马、《王书》

    的作者费尔杜西,以及伊斯兰教的哲人安萨里,都出生在徒思;而诗人莪默·伽亚谟的作品《鲁拜集》中,时常流露出人生无常而神秘的悲观主义色彩,与他出生在东方文化颇为流行的你沙不儿不无关联。

    然而,拖雷率军抵达这里之后,这片太阳升起的地方很快就陷入了恐怖的黑夜当中。呼罗珊人苦心经营多年的绿洲被随意践踏,他们引以为豪的文化也随之灰飞烟灭。

    拖雷进入呼罗珊地区的时间比成吉思汗早一些。他分出1万人给脱忽察儿,命他为前锋,进攻乃撒城(在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以西)。业已经历过许多次攻坚战的蒙古军,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攻城经验。除了发挥投石机的惊人威力,脱忽察儿还强迫一支由战俘组成的军队,冒着城头箭雨,扛着攻城槌撞击城墙。半个月之后,坚固的城墙被撞开了一道巨大的缺口。蒙古军蜂拥而入,将全城居民赶到城外,像绑蚂蚱一样把他们绑成一串,聚集在一块开阔的空地上,全部射死。

    接下来被兵灾加身的是呼罗珊地区最富庶的你沙不儿。者别与速不台追击摩诃末苏丹,路过这里时,当地人表示愿意投降,但是蒙古军刚刚离开,他们就开始反抗蒙古人的统治。脱忽察儿时乖命蹇,前不久因为私自掳掠战利品,被成吉思汗削去军职,这次进攻呼罗珊地区,原本正是将功赎罪的大好时机。然而,他在你沙不儿城下指挥作战时,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的一支箭夺走了他的性命。

    主帅丧命,军心不稳,副手自知才力不及脱忽察儿,攻克这座大城有些困难,暂时撤退,将兵力一分为二。自己带着一部分进攻你沙不儿以西的萨布扎伐尔,破城之后屠城;另外一部分则攻占了徒思等地。

    公元1221年2月5日,拖雷率领主力部队抵达穆尔加布河流域上游的马鲁。这里以出产优质的丝棉制品名闻于世,是中东地区的贸易集散地。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这里也有非同寻常的战略地位,塞尔柱王朝时期,这里一度成为首都。此外,这里的文化水平也比较高,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就诞生在这里。

    当7万蒙古军抵达这里的时候,从城头望下去,到处都是盔甲锃亮的骑兵。守军两次发动冲锋,想冲出重围,都被挡了回来。被围20天之后,他们决定投降。拖雷在野外的开阔处设了一个高大的金座,把城中所有人都赶到城外,分出400名工匠和一些童男童女,对城中最为富有的200人严刑拷打,强迫他们交出所有的财物,然后将剩余的人全部杀死,掘开穆尔加布河,放水淹城。自此,曾经风光无限的马鲁城就变成了兽游鬼哭之地。

    唯有辛扎尔清真寺侥幸逃过战火,挺立在断壁颓垣中的它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也是人间福地。

    公元1221年4月,为妹夫报仇心切的拖雷抵达你沙不儿。得知丈夫命丧疆场,脱忽察儿的孀妻,即拖雷的妹妹也来到了这里。你沙不儿居民知道蒙古军不会善罢甘休,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准备了3000架弩机,500架投石机,对这些守城利器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然而,当他们看到蒙古军的攻城装备时,才知道自己低估了敌人的实力,城下铺山盖野的敌军当中,有3000架弩机、300架投石机、4000架云梯、700架“猛火油柜(火油投射机)”,以及堆积如山的大石头。眼见抵抗无望,当地居民不得不派出求和使者。然而,使者从拖雷冷酷的眼神中感受到了深入骨髓的绝望。拖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的请求——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死。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可怕的蒙古军开始攻城了。拖雷将军队分成不同的梯次,一刻不停地从四面发动猛攻。4月7日拂晓时分,你沙不儿城周围的壕沟被填平,四面城墙上被打开了70多个豁口,饮过晨酒的蒙古军狂潮般涌入城中,你沙不儿城顿时成为血色海洋。脱忽察儿的孀妻报仇心切,带着大队卫士杀入城中,行经处鸡犬不留。因一人之亡而累及全城,致使血流成河,或许脱忽察儿的孀妻觉得这样做,才能告慰亡夫的在天之灵。

    在马鲁屠城的时候,拖雷听说有的人躲在尸堆中逃脱了,于是他命令将所有的居民的头都砍下来,将男、女、孩子的头分别堆积成塔的形状,仅仅有400个工匠幸免于难。根据历史学家记载,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整整进行了15天。

    其后,拖雷向东北方向进军。这一次,他的讨伐对象是位于赫里河谷中心地带的也鲁城。这里的领主对拖雷派出的使者冷脸相对,命令部下将其斩杀,以此鼓励守军的士气。激烈的战斗持续到第八天时,拖雷得知也鲁城的领主战死,城中人心惶惶,再次派出招降使者,说如果立刻投降可以不死。城中军民放弃抵抗,开城投降。拖雷有所保留地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没有屠城,但是杀了守城的士兵和官吏,人数大约为12000人;然后率部前往塔里寒(今阿富汗塔利罕县),与正在那里避暑的成吉思汗会师。

    看最新章节

    六十六、成吉思汗之怒

    成吉思汗抵达塔里寒的时间是公元1221年春天。当时,他命令拖雷进攻马鲁、你沙不儿,自己带着一部分兵力全力进攻塔里寒。作战期间,有重要的消息传回:摩诃末苏丹的儿子札兰丁,不久前经由你沙不儿逃到了哥疾宁(今阿富汗的加兹尼)。于是他一边攻击塔里寒,一边派出一支3万人的军队追击札兰丁。

    及至攻陷塔里寒,与随后赶来的拖雷在那里度过酷热难耐的暑期,成吉思汗率部南进,翻过兴都库什山,来到了一个名叫范延堡(今阿富汗巴米扬)的地方。这里地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接点,佛教文化氛围浓郁,城中有很多高大的佛像。不过从总体而言,这里依然是穆斯林的世界。

    察合台有一个名叫蔑忒干的儿子,勇力过人,成吉思汗对这个孙子宠爱有加,西征时一直把他带在身边。进攻范延堡时,蔑忒干不幸被乱箭射死,成吉思汗震怒,亲自披挂上阵。据《世界征服者史》记载,作战时他连头盔都不戴,奋不顾身地冲在最前方。目睹主帅如此英勇,部下士气大振,很快就破城而入。依据成吉思汗的指示,不允许敌人投降,杀死了城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甚至尚在母亲腹中的胎儿也在被屠戮之列。更有甚者,成吉思汗还将这里的地名改成了“卯危八里”。在波斯语中,“卯危八里”的意思是“歹、恶”。

    察合台得知爱子丧命疆场的时间比较晚,他来到塔里寒的时候,战事已经结束了,成吉思汗命令部下严密封锁消息,编造了一些善意的谎言。

    大家约定:如果察合台问起,就说蔑忒干去执行别的任务了。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成吉思汗以儿子们越来越不听话为借口,忽然发怒。当时只有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在场。成吉思汗一边发脾气,一边故意紧紧盯着察合台。察合台大惊,跪在地上对上苍发誓,说自己绝不敢悖逆父亲。成吉思汗疾言厉色地问道:“你能说到做到吗?”察合台信誓旦旦地说能,愿意以性命为担保。成吉思汗闻言肃容,将蔑忒干阵亡一事和盘托出,命令察合台不准哭泣。察合台不敢违逆父命,一直忍到饭后,才找了一个无人所在,痛哭失声。这件事由波斯历史学家记载,可以证明前面曾经提到过的一个观点,即西征前后的成吉思汗并无变化。

    与虚骄狂妄的父亲摩诃末苏丹不同,札兰丁堪称将帅之才。逃到哥疾宁的他很快就组建了一支人数多达十几万的大军。他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突厥雇佣兵,一部分是旧部。得知蒙古军正在攻击哥疾宁附近的瓦里安堡,札兰丁驰师增援,歼灭了蒙古军一支大约1000人的先头部队。

    目标居然如此明目张胆地出现,成吉思汗命令失吉·忽秃忽率领3万骑兵迎战。双方交战的地点在八鲁湾(今阿富汗加兹尼附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鲁湾之战。

    为了震慑敌人,失吉·忽秃忽命令部下连夜每人用毡毯做一个假人,放在从马上。翌日清晨,札兰丁的军队以为敌人的援军到了,当时就想逃跑。经过冷静的判断,札兰丁认为就算是敌人的援军到了,他们的人数也少于自己这一方,命令骑兵下马,持弓在手,将马缰拴在一起,等蒙古军发起冲锋时,他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击退了敌人的第一轮攻击。

    蒙古军发动第二轮攻击时,札兰丁命令骑兵飞身上马,利用人多的优势,亲率主力迎头而上,让其他部将率部从两翼包抄而上,将3万蒙古军围得水泄不通。即使在乱军之中,他依然镇定自若,一面挥刀杀敌,一面挥舞军旗指挥大军。自从开始西征,蒙古军一直所向无敌,此时陡逢险境,眼见四面都是敌人,登时阵脚大乱。八里湾地区的地面上沟沟坎坎,有很多陷坑,战马往来冲突,跌倒无数。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3万蒙古骑兵尽数被歼,这是西征以来遭遇到的最大的挫败。

    世人的印象当中,蒙古军往往以残酷暴戾的形象出现,但是与札兰丁的军队相比,他们显然要仁慈得多。处置战俘时,他们甚至将铁钉钉入战俘的耳朵,看着他们痛苦的模样捧腹大笑。

    前线的噩耗传来,成吉思汗强行抑制住内心的痛苦和愤怒,不动声色地说道:“失吉·忽秃忽从未有过败绩,这一次就让他长长教训吧。”

    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以为上将军。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够统帅百万大军,这也是原因之一。

    其后,他亲自赶到八里湾,坐镇中军。失吉·忽秃忽对作战的种种细节一一说来,没有丝毫隐瞒。两人之间的手足之情,一点儿没有影响到成吉思汗赏罚严明的作风,他责备失吉·忽秃忽指挥失误,严令他以后要将功补过。

    札兰丁的部下派系众多,得胜后因为瓜分战利品一事而生间隙,没过多久就分别散去。花剌子模帝国大势已去,纵使札兰丁有回天之力也难挽狂澜,无可奈何的他只好退兵申河(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打算暂时躲到印度,以图东山再起。

    成吉思汗赶到哥疾宁时,发现札兰丁已经远逃,马上命令部下全速追击,最终在暮色将沉时分赶到申河。成吉思汗命令部下不准放箭,摆开弓形战阵,步步逼近正在为渡河做准备的札兰丁,一定要将其生擒。札兰丁屡次率军冲锋,都无法冲破包围圈。

    蒙古军既不能放箭,与其近身相攻时也不敢下重手。札兰丁利用这一点在敌阵中来回冲杀,一直从清晨杀到中午,看到部下越来越少,自己也精疲力竭。于是换了一匹战马,再次冲向蒙古军,迫使蒙古军后退了一段,然后调转马头,一路疾驰,一边跑一边脱下铠甲,背着盾牌,手持军旗,纵马冲下岸边的悬崖,顺流漂去。成吉思汗非常惊奇,指着札兰丁对几个儿子说道:“生子当如此!”

    其实,这是英雄惺惺相惜的表现。对这个一直与自己针锋相对的人,成吉思汗表现出了由衷的敬佩。然而,处置对手的部下时,他却表现得很严酷,命令部下将那些没有跳到河里的士兵全部射死。

    看最新章节

    &rr;  →

    <a href="/newessagephp?tosys=1&title=《成吉思汗传》的章节有错误&ntent=《成吉思汗传》的章节《 第38节》有错误,具体错误是:" target="_bnk">错误/举报</a

    新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