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 第36节

第36节

    六十一、“万能之风”

    在讹答剌城下与其余三路军队分别后,成吉思汗与拖雷率领军力最为强盛的中军,直接奔向河中地区的心脏,即泽拉夫尚河谷。

    这一路军队中,担任先锋的是答亦儿·把阿秃儿。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蒙古军沿着齐克尔库姆沙漠南缘而行,顺利抵达讷儿城。讷儿城周围有许多园林,蒙古军趁夜进军,小心翼翼穿过园林。第二天清晨,掉以轻心的守军居然以为他们是商旅,直到敌人到了城下,才赶快关上城门,仓促应战。

    答亦儿·把阿秃儿先派人入城劝降。城中居民素来对摩诃末苏丹不满,但是要他们马上投降异族也有些勉为其难。使者多次往来,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讷儿城全城投降,为蒙古军准备粮草,蒙古军不准屠城。答亦儿·把阿秃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派人与讷儿城的使者一起去见成吉思汗,自己带着部队继续行军。

    主力军队抵达后,城中百姓如约献出粮草。成吉思汗把这座城交给了速不台,依照约定,速不台没有屠城,让全城百姓带着一些生活必需品迁到城外,任由蒙古军在城中劫掠一番。此外,成吉思汗还以摩诃末苏丹的征税标准,在当地征收了1500第纳尔。讷儿城百姓固然损失了财产,但是总算避过了被杀或者被俘的惨祸。

    公元1220年3月,成吉思汗率部抵达不花剌城。在当时的中亚地区,不花剌是一座很繁华的大都市,手工业发达,富甲一方;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花剌子模新都撒马尔罕与旧都玉龙杰赤之间的咽喉。

    这座城由三部分组成,即内城、外城和用于军事防守的堡垒。这里的奇特之处是,堡垒不是建在内城之中,而是建在内城之外。不花剌的内城一共有7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一个有提示作用的名字,比如香料门、市集门等。城内有一些颇为著名的清真寺,其中有些寺庙的年龄已经逾百。不论内城还是外城,都有高大的城墙为屏障。

    中亚地区的水资源极为匮乏,不花剌城人口密集,需水量大,当地居民对水资源的利用相当巧妙。城内沟渠如织,地面上铺着石板,下雨的时候,雨水不会渗入沙质地面,而是会汇集到沟渠中。与沟渠配套使用的,还有水坝、蓄水池等。因为调度合理,除了日常饮用,居民还建造了很多供人观赏的园林。

    攻城时,蒙古军故技重施,将当地居民驱赶在最前方,以此动摇守军军心。猛攻3天之后,守军开始动摇,打算趁夜突围。某天深夜,2万守军趁蒙古军正在熟睡,忽然冲出城外,毫无防备的围城大军立刻被冲开了一个豁口。短暂的惊慌之后,蒙古军急忙调整阵型,展开追击,最终在阿姆河岸边将敌人杀戮殆尽。城中百姓见抵抗无望,派出一支由教会神职人员和学者组成的使团,到成吉思汗的军营中,表示愿意归降。

    第二天早上,朝阳初升时,蒙古军踏着露珠进驻不花剌城。成吉思汗纵马进入大清真寺,来到祭坛前问道:“这里是不是摩诃末苏丹的宫殿?”有人回答说这里是祭祀真主的神庙。成吉思汗跃下马背,走到祭坛的台阶上:“原野上没有草了,把我们的战马在这里喂肥吧。”不花剌城仓库里的谷物成了战马的饲料,大清真寺中装古兰经的书箱成了马槽,教徒们早晚颂祷的《古兰经》被扔得遍地都是。蒙古军在寺里大开筵席,强令城中的歌姬、舞姬入宴。那些平时颇为受人敬重的神职人员、学者,此时只能充当蒙古军的马夫。一名教士见此情景,心如刀绞,痛苦地低声问道:“天啊!这成何体统?眼前见到的,是我在梦中见到的,还是清醒时见到的?”另外一名教士悄悄说道:“别出声,这是真主吹动的万能之风,我们无权发言。”

    究竟何为“真主吹动的万能之风”?似乎可以从成吉思汗后来所说的话中找到答案。

    从大清真寺出来之后,成吉思汗将居民集中到他们平时参加公共祈祷的大广场上,说道:“你们得到现在的惩罚,是因为犯下了大错。在我面前颤抖吧!如果你们没有犯错,怎么会得到这样的惩罚呢?我惩罚你们,是受到了上帝的差遣。”当地人不可思议地认同了这种征服者的理论,认为这就是“真主吹动的万能之风”。

    成吉思汗将城中的富商召集起来,命令他们交出财产:“不必说出你们放在地面上的财富,把埋在土里的财富交给我。”受到他召见的一共有280人,其中本地富商190人。为了搜刮财富,他强迫富户家中的管家、仆人带蒙古军,去挖掘主人埋在地下的财富。

    当时,内城之外的堡垒中依然有400名士兵坚守不降。蒙古军下达了最后通牒:守军必须缴械自首,违者格杀勿论。最终,失去耐心的他们强行攻击,在堡垒周围架起投石机,在坚固的堡垒上冲开裂口,蜂拥而入,守军全部被杀。

    以上所讲述的情节大多出自于《世界征服者史》,作者为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在其他历史学家的著作中,这些情节都没有记录。根据志费尼的记载,对不花剌人来说,那是极为恐怖的一天,全城哀嚎声此起彼伏,触目所见,都是生离死别的惨景和不堪入目的暴行。

    肃清堡垒守军之后,蒙古军强迫居民聚集到城外的荒野上,命令他们不得携带衣物之外的任何其他物品,然后再次入城尽情掳掠。最后,满载而归的蒙古军将不花剌城付之一炬。

    看最新章节

    六十二、攻占撒马尔罕

    唇亡齿寒,不花剌城的陷落,预示着撒马尔罕离灭亡之日越来越近。

    撒马尔罕城位于泽拉夫尚河谷上游,两岸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但是这丝毫无法消弭蒙古军的腾腾杀气。率军东进的路上,成吉思汗采取扫清外围、剪除护翼的战略,对已经臣服的城市丝毫不加侵扰,对不愿臣服的城市则分出相应的兵力加以围攻,自己率领着主力部队倍道兼行,火速奔向撒马尔罕。与其一同出发的,还有一支由俘虏组成的队伍。他们的作用,是攻城时被迫充当前锋。有些战俘因为疲惫,不能及时跟上战马的步伐,便在行军途中被就地处死。

    中亚地区文化名城撒马尔罕的构造与不花剌相似,共有四座城门,沟渠密布,景致怡人;同样分为内城、外城、堡垒三部分,它们自南向北依次排开,但是最外面的是堡垒,然后才是内城和外城。作为花剌子模帝国的新都,撒马尔罕的规模要远远超过不花剌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手工业和商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农业特产的输出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风闻蒙古军入侵,枕戈待旦的守军早就开始准备防御工作。除了加固城墙、拓宽护城河等措施,他们还兴建了一些新的防御工事,比如在城墙前建设斜坡、在城墙外围兴建外垒防线等。为了战争需要,摩诃末苏丹甚至提前征收了3年的赋税。

    公元1220年5月,蒙古中路军抵达撒马尔罕。这里的守军共有11万,其中6万人是突厥人,由摩诃末苏丹的舅舅塔海汗统率。成吉思汗没有急于攻城,一直等到其余三路军队都来到这里,才开始做战前准备工作。另外三路大军到达这里的时候,各自带来了一支由俘虏组成的队伍。他们以10人为一组,每个人都手持军旗,穿着蒙古军的服装,聚集在城下,以壮大声势,恫吓守军。同时,他们还承担着另外一个使命,那就是攻城时充当先锋。

    正式发动攻击之前,成吉思汗骑马绕撒马尔罕巡视了一番,让疲惫的士兵休整了两日。第三天清晨,恶战爆发。

    最先被战争机器绞杀的,依然是可怜的战俘。面对骁勇剽悍的蒙古骑兵,守军毫不示弱,即使面临四面合围的险境,一部分勇敢的守军依然冲出城外,与蒙古军短兵相接。早有准备的蒙古军佯装被敌人冲垮阵脚,急速后撤,将追兵引入包围圈,然后伏兵尽出,将敌人全部歼灭。在这种战术的重击下,撒马尔罕的守军总共有5万人血洒沙场。

    遭到重创的城中守军士气大跌。突厥守军认为突厥种族与蒙古种族有血缘关系,如果投降得到生机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在第五天清晨,派出一支由神职人员组成的使团来到成吉思汗的军营,表示愿意归降。回城之后,他们打开撒马尔罕的西北门,开城归降。

    入城蒙古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除守军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防御工事。第六天,蒙古军主力入城,居民被迫暂时迁移到城外,留下一座空城任由蒙古军尽情洗劫。成吉思汗特意下旨,对那些学者以及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要给予重点保护。

    一部分守军此时还坚守着堡垒,不愿投降。当天夜里,一些悍不畏死的人冲出堡垒,杀开一条血路,前去投奔摩诃末苏丹,余人继续坚守。蒙古军将这些堡垒围得水泄不通,切断守军的水源,最终将他们全部屠杀。

    最先投降的突厥士兵原以为已经脱离险境,就在他们放松警惕时,灭顶之灾忽然降临。他们不知道,成吉思汗最无法容忍的行为就是背叛。攻克撒马尔罕城之后,降军被尽数处死。

    成吉思汗从当地居民中选出3万名手工业者,将他们分别赏赐给妻妾、儿子以及部将;又挑选3万名年轻人,编入军队。剩余的人交出了20万第纳尔赎金,才得以保住性命。

    看最新章节

    &rr;  →

    <a href="/newessagephp?tosys=1&title=《成吉思汗传》的章节有错误&ntent=《成吉思汗传》的章节《 第36节》有错误,具体错误是:" target="_bnk">错误/举报</a

    新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