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 第12节

第12节

    十五、恐怖的十三翼之战

    手足相残之事发生之前,札木合对帖木真称汗一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双方仍然维持表面上的和平。不久之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出现了——两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斩断了维系千钧之一发。他们一个是札木合的部署绐察儿,一个是成吉思汗治下札剌亦儿部的拙赤·答儿马刺。

    绐察儿的住处在札剌马山前的玉律哥泉边,拙赤·答儿马刺住在萨里川。有一天,绐察儿来到萨里川,毫无缘由地抢走了拙赤·答儿马刺的马群。事发时正值深夜,胆怯的部众不敢追赶,拙赤·答儿马刺孤身追去,两人在黑暗中的草原上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夜半时分,拙赤·答儿马刺找到了丢失的马群,趁绐察儿没有防备,放箭射断了他的脊骨。兵祸就此开启。

    札木合以复仇为名,集结本部以及附属部落大军共3万人,越过阿剌兀惕山和土儿合兀惕山,突袭驻扎在桑沽儿溪上游古连勒古山附近的帖木真。他麾下有一个叫做亦乞列思的部落,大战前夕,该部的木勒客·脱塔黑和孛罗勒歹叛逃,投靠到了帖木真一方。

    得知消息,帖木真当即厉兵备战。他的势力与札木合旗鼓相当,麾下有13部,部众共计3万。两军交战的地点名叫答阑·巴勒主惕(“答阑”意为七十,“巴勒主惕”意为沼泽),这里也叫七十沼泽,位于斡难河上游附近。这次战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战。

    交手的第一回合,帖木真战败,军营被冲垮,他只好率部退守哲列捏峡谷。札木合不愿入谷追击,于是迁怒到了俘虏头上。帖木真麾下有一个名叫赤那思的部落,他们曾经是札木合的部下。回师之前,怒火难消的札木合命手下找来了70口大锅,把赤那思部的战俘全都活活煮死。在中国的战国时期,这种刑罚叫烹刑。做出这种惨无人道的举动,札木合还是愤愤不平,将赤那思部头目捏兀歹·察合安·兀阿的人头砍下来,系在马尾巴上,当成炫耀战功的战利品,拖到了大本营。

    在《世界征服者》一书中,十三翼之战的胜利者是帖木真,煮死战俘的恐怖行为自然也成了他的劣迹。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颠倒黑白的说法。

    关于这一点,有后续事件为证。

    战后,札木合因为恶毒的报复行径致使众叛亲离,帖木真则因祸得福,得到了大批拥护者,比如兀鲁儿惕部的首领主儿扯歹和忙忽惕部的首领忽余勒答儿率部来降。此后,他们一直对帖木真不离不弃,尤其是帖木真处于危机关头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忠诚更是令人击节赞赏。

    与他们一起归降的还有蒙力克,以及他的7个儿子。也速该在世时,对蒙力克极为信任,临终时甚至以前往翁吉剌提部接回帖木真的重任相托。

    然而人心凉薄,也速该过世后,蒙力克抛却故人之恩不顾,对诃额伦母子不闻不问。帖木真与札木合分手时,他选择了札木合为栖身高枝。

    对蒙力克这种见异思迁的行为,固然应该给予谴责,但是其中包含的意味却值得细究。他处世小心冷静,从不意气用事,凡事必会三思而后行,做出回归旧部的决定也是如此。这说明在蒙力克的心中,帖木真此时的实力已经压过了札木合。

    但凡有利于培固实力,成吉思汗就不会计较前事;但凡有人归附,他一概表示出由衷的欢迎。为了迎接归附者,他在斡难河畔的密林中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对待新人与故交的态度一样热情。

    盛会过后,归附者仍在络绎不绝地到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帖木真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值得依靠的人物。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对这样一个前程远大的人,与其为敌显然并非明智之举,联袂携手才是不二良策。

    至于人们投靠帖木真的另外一个原因,看起来则有些匪夷所思:他建立的政权上下有序,尊卑有度,赏罚严明;除了有维持秩序的严刑峻法,还有安抚人心的仁义道德。在其他部落中,这种特点很难找到。要知道,在当时开化程度较低的草原上,人们更习惯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所以第二个原因才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当时的草原上食物紧缺,牧民常常三餐不继,得到食物时海吃猛喝,没有食物时空腹度日。有一些部落在帖木真和其他部落之间摇摆不定,饥饿难耐时就向帖木真发出请求,希望能在围猎时分一杯羹。帖木真一概不拒,不仅如此,分食猎物时,他分给饥民的食物要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料。

    当然,这种慷慨可能只是一种收买人心的政治手段,但是它确实能收到奇效。

    没有耗费多少时日,在广大的草原上,成吉思汗之名便有口皆碑。众人口中的成吉思汗光明磊落,慷慨大度,对待部下有如亲人,而其他部落的首领则视部下如草芥。时日愈久,传言越广。到了晚上,围篝夜话的牧民常常这样说:“帖木真能够把自己的衣服让别人穿,把自己的马让别人骑,真是善于持家、待下、治国的能人。”

    正是因为人们的衷心拥护,帖木真的根基才日益牢固。尽管他也在前进的道路上遭受过许多挫折,但是部属的忠心却历久弥坚。

    看最新章节

    十六、不欢而散的宴会

    帖木真要求部下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绝不容许他们有丝毫违逆的举动。将他推上汗位的几个部落首领,原先只想让他在作战和狩猎时发挥作用,但是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太天真。对于这种结果,他们自然不甘心接受,于是接下来会发生冲突就合乎常情了。

    为了欢迎归附者,帖木真曾经在斡难河上游河畔的密林中,举办过盛大的宴会。其实,就在开宴期间,他与曾经的拥护者之间就产生了冲突。

    凡是有酒出现的场合,互相尊重和互相谅解的作用必定大打折扣,尤其是主宾双方都有不醉不归之意的情况下。

    宴会上,身份比较高的人,由司膳官失乞兀儿代为侍奉。觥筹交错之际,主儿勤部前首领的两位遗孀豁里真和忽兀儿臣,忽然大发脾气,说失乞兀儿把应该先敬给她们的酒,敬给了主儿勤部首领薛扯·别乞的别妻额别该。两人越想越生气,把失乞兀儿打了一顿仍然气恨难消。当众受辱的失乞兀儿放声大哭,说也速该在世时从来没有受过这种窝囊气,暗中则是指责帖木真软弱无能。

    祸不单行,几乎同时,另有一起不幸事件也发生了。

    密林内的众人推杯换盏时,成吉思汗的弟弟别勒古台正在外面负责看守本部的马匹,主儿勤部的马匹则由不里·孛阔看守。趁着看守人手少的当口,主儿勤部有人想偷走帖木真坐骑的马缰,结果被别勒古台发现了。

    不里·孛阔偏袒本部,闻讯赶来后对别勒古台横加指责,甚至拔刀动粗,砍伤了对方的右肩。别勒古台天性温厚,隐忍不发,不想因为些许小事而激化部落之间的矛盾,搏斗过后状若无事,仍然在原地看守马匹。

    主儿勤部的几个首领都是王室的长系代表,而帖木真本人只是王室的幼系代表。是可忍孰不可忍!假如不借此事遏制他们的嚣张气焰,个人威信以后将会被人任意践踏。这一系列龃龉事件发生时,帖木真就坐在树荫下的宴席中,看见别勒古台忍气吞声,他刹那间变得怒不可遏,冲到别勒古台面前厉声道:“我们为什么要被伤害成这样!”

    他一站出来,原本不足挂齿的小事立刻变得严重了。自制力惊人的别勒古台不愿把事情闹大,劝说兄长不要冲动,波澜不惊地说:“我没有伤着,不要为了我致使内部失和。我还好,兄长刚刚与大家相识,这件事就算了吧。”

    为了杀一儆百,成吉思汗没有听从别勒古台的劝告。他取出搅拌马奶的搅乳杵,折了一些结实的树枝,将几个闹事的主儿勤人打得伏地不起,并且把龃龉事件的始作俑者豁里真和忽兀儿臣,送到了监牢里。

    事后,自知理亏的主儿勤人派出了请求和解的使者。闹事者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成吉思汗怒火已消,于是顺水推舟做了人情,被囚禁了些许时日的豁里真和忽兀儿臣终于重见天日。

    看最新章节

    &rr;  →

    <a href="/newessagephp?tosys=1&title=《成吉思汗传》的章节有错误&ntent=《成吉思汗传》的章节《 第12节》有错误,具体错误是:" target="_bnk">错误/举报</a

    新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