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八点

早八点 > 第四十二章 晚宴四

第四十二章 晚宴四

    看到谈话间隙,崽崽和马琳上前道:“孙大爷,爸,我俩准备好了。”

    “是吗?这么快!等我去趟卫生间回来咱们开始!”孙总笑道。

    “爸,那个,那个只要我姐背下十个成语,并解释含义就行?”

    “当然!这不都商量好的嘛!”

    “不管用什么方法,对吧?叔。”马琳忐忑问。

    张三伸手摸了下崽崽的头:“你俩打退堂鼓?时间不够?那就五个!准备一下!”

    “崽崽,你俩现在毁约,我和你爸不追究!不掉价!”孙总入座:“怎么还抖抖嗖嗖,冷啊?”

    “不冷。我们开始好嘛?”崽崽小声问。

    马琳握了下拳头:“还好,没有造句。”

    崽崽瞪她一眼,姐姐马上闭嘴。

    “啊,对啊,造句要的吧。”张三才想到。

    “不用,会解释就会造句。”孙总不介意:“开始吧。”

    “好,开始。首先,马琳你先把学过的四十个成语背一遍。”张三提议。

    “姜还是老的辣!总不能新瓶装老酒,高!”志军佩服。

    马琳恭敬站立,清嗓:“人山人海,出尔反尔,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言行一致,三心二意,学富五车,以牙还牙,迫不及待,刻舟求剑,指鹿为马,愚公移山。。。”

    “够了,通过!”孙总大手一挥,打断:“来,丫头,背新的!”

    “一床两好,一拍两散,一扫而光,一锅端,一穷二白,一干二净,一面之识,一见倾心,一针一线,一字千金,一马平川,一日三省(xing)。”

    马琳背诵完毕。

    “十二个哈!我说,一锅端成语吗?”孙总问。

    “是。”嘉年补充。

    “我以为是俗语呢,好!开始单个解释含义。”孙总发话。

    “慢!马琳你把最后三个再背一下。”张三说道。

    “哦,最后三个?嗯,一字千金一马平川一日三省我身,不,一日三省。”马琳紧张。

    孙总望了一眼张三,笑道:“制造紧张空气是吗?”

    “崽崽马琳,你俩,你俩投机取巧啊!都“一”打头哈?”小志发觉。

    俩孩子同时紧张起来。

    “对呀!是都“一”打头,那个一床两好还是我说的吧?是我说的!”孙总品味过来。

    “那,那孙大爷,我们这么背不行吗?您的意思不算数?”崽崽胆怯。

    “算数!算数!就是,就是。。。马琳姑娘你逐个解释吧!”孙总认账。

    “耶!”马琳握拳,晃动:“一床两好,指的是夫妻感情好,一拍两散,指的是两人关系不好,不交往,一扫而光,指的是把东西全部拿走,一锅端意思和一扫而光差不多。一日三省,指的是每个人要经常思考,我叔叔就这么说我,一面之识,就是刚认识的朋友,比如我和嘉年哥,一字千金,指的是文章好,比方孙大爷您刚刚和我叔谈话,一干一净,不对,是二净,差不多和一扫而光,一穷二白,就是贫穷,一针一线就。。。”

    考试结束,静场。

    “我给你俩一百分!”孙总苦笑道:“这俩小崽子把我逗了,教训不浅!”

    “耶!耶!”马琳和崽崽击掌相庆。

    嘉年看到父亲不甘心,于是道:“爸,这是个学习方法。一床两好是你说的,崽弟顺着思路开拓。你发现没有,一床两好和一拍两散是反着的,一干二净一扫而光一锅端,意思差不多,况且我们在吃饭,记着方便。你总说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你得认账!”

    “儿子,爸没说不认账!就是,只是,一言难尽!”孙总无以言表。

    “张叔您在想什么?”嘉年问道:“我爸通过了,您也得表态吧?马琳效率蛮高。”

    马琳一直盯着张三的表情,有点做贼心虚般忐忑。

    “哦?我那个,那个,哈,没想啥。一言不发成吗?”张三回答:“一言难尽所以一言不发。”

    孙总望着张三,呵呵笑。

    “叔,我,我的生活费,你不说话可以,但可以表示,点头或者摇头,好嘛?”马琳央求。

    张三点头。侧身对孙总道:“这就是应试教育的硕果,不服不行!”看到两孩子还站在身旁,张三变笑脸道:“一诺千金!通过!马琳你现在要,还是开学给你打?”

    马琳一脸兴奋,马上道:“现在就可以呀!我。。。”

    崽崽一把扯回马琳,笑道:“爸,不急!开学再说哈,您和大爷继续喝!”

    “你?我,”马琳小声问崽崽。

    “姐,你看我爸笑的多假,你傻呀!”崽崽小声道:“走!滚球!”

    志军拎着酒瓶过来解围:“一言难尽,咱们就喝酒,话都在酒里不是?我说孙总,三哥,当孩子面你俩可有点过了,规矩你俩定的,人家圆满完成。三哥你这脸木木正正,梦游啊?咱家可是来客人了。我们几个再走一杯!”

    “志军说得对。三子,好像你态度不大好,我倒没有,就是不大习惯。刚刚我在想,你说咱盖房子,关总工总提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这咱没少白扔钱对吧?可问题出来了,地是公家的,房照只有四十年或七十年,咱整一两百年质量真就没意义了,这就是俩小崽给我的启示,人家没踩红线,合情合理呀!所以往后建筑成本核算也要合情合理,没必要像关老爷子刻舟求剑,这钱扔的忒心疼。现在我开始高兴了,我谢谢这俩玩意!”孙总端起酒杯道:“开始,嘉年问我认不认账?现在想明白了,我绝对认账!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落伍了,要与时俱进。”

    “佩服!我就是佩服孙总!啥时候不忘工作。”志军与孙总碰杯:“这种做法叫攻略,过关就成。我其实挺优秀,但在三哥跟前,得嘞,就是闯关不成,只能蓄势蛰伏。”

    张三被逗笑了:“草!喝酒!”

    “志军我要你,你跟高总学不出啥玩意!”孙总放下酒杯。

    “孙总,心领了!我哪都不去!我干好了,就等着三哥提拔,总不能欺人太甚吧?现在我运势看涨,这段时间外派两趟cx国了。”

    “拿着边境通行证,那还叫出国?”孙总噗嗤笑了:“年轻人乐观向上好哇!”

    “我们是兄弟,只要你能扶上墙,我就用,我这人就任人唯亲!这些年锻炼差不多就该过关了,自个事好好考虑,五哥说了收你,他那可比建桥工资高,如果在原地,我打发你去香港公司。”张三表态。

    “我国际关系专业,当然香港对路子呀!谢谢孙总了!”志军抱拳:“我现在刚刚接触进出口业务,通关流程还要向高总、南部长学习,还得些时日。”

    “如嘉年不喜欢公职,也可以去香港,你俩搭个伴。我和你爸什么都可以给你,剩下的看你自个造化!”张三对嘉年说道。

    闻言嘉年感动,起身,给张三点了点酒:“张叔,我谢谢您待我如子。但今天我认识到,在知识和为人处世方面,我有很大的差距。过去在家,我真没留意到我爸如此忘我工作,还有,我觉得过去我有点小瞧父亲了。刚才我爸和叔您谈工作,观点对错我不清楚,但他思路清晰,言之有据,我想说,再给我十年二十年我都做不到。我的生活、学业、工作都是我爸给我的,我坐享其成。既然我有工作,目前我就边工作边读书充实自己,以后有啥打算,我再与您和我爸商量。”

    “嘉年,你再给我倒点!”张三吩咐:“你这些话我听着高兴!你爸跟我说起你的时候,我特么挺头疼,不知道怎么弄?我和你爸算艰苦奋斗的一代,但你们不是,你们比我们起点高些,但往后向上还是向下,你们自个琢磨,我说的上下,你记住不是兜里那俩钱知道嘛?这社会,不像崽崽说的有钱啥都好使!我都不知道他哪儿学来的!是心气!是鲁迅说的骨气!我打算把你借调到市里来,哪个部门你这些天琢磨,这样回市里你有的是时间,与你李四叔叔练练口语,与你安娜阿姨学学文法。我的英语用的不多,文法不如安娜严谨,口语一股咱东北大碴子味,所以我嘛,只能屈就与你谈理想啥的,就这么安排了。”

    “听您的!”嘉年一口喝掉:“爸,叔,我就这些了,再多怕失态。”

    “你就这些!这酒也不啥好东西。”张三批准:“吃口饭,然后随便溜达!托哥,你还喝?”

    “三哥,他没问题。我俩喝过一瓶,外加一打啤酒。”志军说。

    “志军,你还是个长辈吗?老有所尊!”张三提醒。

    “托哥比我还大一岁呢!我就是借光长辈了,各论各的吧。前段时间我请马琳、托哥、崽崽吃了一顿。我搞进出口,打算开拓德国市场不成吗?”

    “你们狼狈为奸。我让他睡书房,他半夜往马琳房间跑,当我真眼瞎呀!”张三不在乎眼前的托哥,他听不懂。

    “现在都啥年代了!为这事犯愁值吗?他俩在上海就住一起,你有点过了!”

    “马琳没跟我说过!”

    “你查户口啊?她为啥要跟你说?她说她要跟托哥睡一屋?年轻人没啥大毛病,就甭隔隔楞楞了。托哥天天如履薄冰,这是来咱家过节,三哥。”

    “拿我家当大车店?托哥是第四还是第五任?这丫头疯的,你看我答应给她点钱就嘚瑟,迫不及待。。。”

    “三哥,不是你给,是他爹给。人家爹妈条件摆在那儿,钱多土豪怎滴?你不必那么较真,好比美国托管的关岛,波多黎各。你给马琳逼得刷她爹信用卡,你知道不?”志军问。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他爹也没来电话通知放款!我托管不假,但现在咱家本土沦陷了,这回入侵的是德国人。托小子只能在书房,半夜游荡是他的事,这种成人之美我不做!志军你要给我往家带人,同理。”

    “志军,你不要瞎掺和!我和你三哥不能开这个口子!马琳一个月在上海仅仅生活费三千元还不够,等于我一个月工资,她还想花多少?一个苹果mp3播放器1900,国产300,用三四个月就不要扔给崽崽,这是败家!这些情况你知道嘛?不知道吧!在我家这俩人住一起,崽崽会怎么想?什么影响?这段时间你经常喝酒,要这样你上五哥那去干,还能学到真材实料。在家里,你不要天天和稀泥,多关心下崽崽的学习。”小志和声悦气道。

    “遵命!”志军熄火。

    “活该!”张三解恨。

    托哥的中文水平听不懂,一直恭恭敬敬地笑。

    “嘉年啊!我还得感谢你呀!到目前你还没给我和你妈往家里带回一个来,我和你妈,可是心脏都不太好。你叔和你婶的做法我双手赞成,我们大学那会,顶多在草丛里滚滚,不敢往宿舍领,现在的人啊,胆子太大!”

    “爸,那你们那会也滚过啊?”嘉年小声问。

    “儿子,你这话问的可不是时候。”孙总小声问:“你挑事?”

    “是时候!今儿聊得多开心,老孙你就讲讲呗。”五嫂来了兴致,挑逗五哥。

    “酒后方能吐真言,我和五哥还没喝好。有时候背后一刀,真是防不胜防啊!嘉年你这招,我和你爸都接得住!”张三哈哈大笑。

    “我觉得我志军哥,哦,我志军叔说的没错。比方说我吧,我一个月不到两千工资,跟我一边大的同事也许够,我确实不够。从小我就是这么花钱的,这是毛病不假,但这是我妈给我的,工作后知道赚钱不易,现在节省多了。我想马琳也是一样,至少目前她对钱还没有清晰概念,大手大脚惯了,张叔您说是不是?”

    “嘉年说的在理,我做的也在理,咱们各自保留观点。今晚我被闪身的俩玩意骗去五百,还是心有芥蒂的,这一点嘉年你说服不了我。你身上有个比爸爸更突出的优点:公正,我绝对欣赏。”

    “谢谢张叔!您不强迫人。”

    “我求同存异,这点好像我比你爸强。你没看你爸,跟我这个董事长说话,都是这个你应该这样,那个你应该那样嘛!你爸有点匪气,我是俗气,你李四叔叔是正气。论做人功夫我最差,做事我最好。”

    志军边倒酒边问:“那三哥,我啥气?点评一下。”

    “你嘛,酒气!”张三笑道:“按照《葵花宝典》秘籍,练功的顺序是这样:俗气-酒气-匪气-最高级正气。革命尚未成功,志军仍需努力!”

    嘉年眨眨眼,诺诺问:“张叔,我怎么不记得《葵花宝典》有这种说法?可能武侠我读的都比较快吧?”

    张三喝了酒信口胡言,没想到年轻人较真,于是道:“这是我胡乱编出来的,不当真啊!读书是门艺术,要深度阅读,要力透纸背去联想去发挥。”

    “三哥,你是够俗气!拿金庸压人!”志军坐下:“嘉年提酒了吗?”

    “提过了!”

    “托哥你那?”志军问。

    “我?什么?”托哥不明白。

    志军吭哧瘪肚用英语又问了一遍,然后告诉他再提一杯。

    “志军,酒还剩多少?”孙总关心:“我还想跟董事长谈点工作。”

    “三四两酒,分分就没了!”志军回答:“我多喝点没事!”

    “工作上班谈,别整家里来!五哥咱就喝酒,喝茶,聊天!喝不动,你就吃口饭下桌看电视!”张三表态。

    “那我就这杯!跟年轻人聊天我赶不上步子,还有叽哩哇啦的英语。喝完这杯我跟小爷聊两句,我看他是不是该睡了?”孙总惦记着礼貌。

    “五哥你随便!”张三批准:“小志,你给五哥成口饭。”

    “一口就成!就用那个酿豆腐盘子,头一次吃,好吃!”

    “是吗?谢谢五哥!这道菜比较松软,小爷爱吃,所以我单独给大娘也准备了一份,要不我给你打开包装。。。”

    “不用!给我娘的我更不能先吃!留着!”孙总忙示意:“公司不少事麻烦了你们cz局,谢谢你!有需要我打点的你直说!”

    “五哥您客气了!喜欢吃您就来!”小志客气道。

    “好!我抽支烟后吃饭。”

    孙总看着张三几人嘻嘻哈哈闲聊,心里笑了笑,明面上董事长是个文化人,骨子里像个街头混混。

    “小志,你抽时间教教我这道菜,我也爱吃。”五嫂请求道。

    “现在就行呀!吃完收桌后就可以,食材都有。”小志回应道。

    “真没眼力价,小志可是忙了一晚上。”孙总扒着饭。

    “五哥,我不是说找时间嘛!要不这样,哪天我们请小志一家来做客,她现场教我。小志你有时间吗?”五嫂发出邀请。

    “节后可以。年底决算预算,单位上下加班加点,春节家里要来二十多口人,这房间、床被、出行活动没安排好。”小志抱歉道。

    “那这房子可不够住!我们有套给嘉年的,装修好了拎包入住。”五嫂道。

    “谢谢五嫂!不用了,李总过年去英国,他的房子借给我们。结婚到现在,小爷跟着我们过,一过年我特紧张,来人多就怕答对不好。”

    “那我比你强,虽然婆婆在我那,但洗衣做饭这些活都俩小姑子包揽。”

    “那多好!我这没个帮手,我们又最小,谁都不敢得罪。”小志道。

    “我理解!你五哥有的哥、姐过来,那谱摆的像玉皇大帝。小志你这样,他摆他的,你就当没看见。”五嫂出主意。

    “老婆子你教点好的!别静整这些起刺儿的!”孙总起身下桌。

    “也是!我偶尔犯浑,人家没咋地,走后你五哥血压刺刺窜上来,末了还得我伺候,不值当!”五嫂说。

    小志哈哈笑:“小爷一直宠我,没人给我小鞋,我就是自个儿紧张,紧张的不得了。特别是三哥他妈妈来,平时接触少,那老太太越跟我客气我心里越毛。”

    “那你让小三出头露面替你挡挡。”五嫂建议。

    “三哥?他跟婆婆?那更客气,两人招呼那礼貌像泰国人,没完没了。”小志回答。

    “还得小志你多出面溜须,五哥给你出个招,不是没啥唠的嘛,你就多给她买东西,管他有用没用的,让她知道你的好就行,这样你花钱就不累。”

    “五哥,好主意!这样我省事多了。”小志哈哈大笑。

    “像小三这样,家里老嘎达都比较驴,像我妹小七心眼好,妈的脾气沾火就着,难怪李总理都不理。”孙总说笑。

    “自己小妹啥样你一清二楚,年龄比李总大,怎么能好意思给李总介绍?你不难为人家嘛?”五嫂责怪:“当时我就不让你说媒,你的脸皮够厚。”

    “说说能死啊!不说我难受!孩子留学我不是也说了嘛,有啥呀?都朋友都同事,瞻前顾后嘘嘘呼呼有意思吗?这么大公司这么一摊子事,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我们哪有功夫琢磨你到底想说什么?小三不容易,天天起床睁眼到上床闭眼都在说话,有时间你俩去他办公室看看,天天都是人,夫妻闹离婚也得管。今儿嘉年过来了,怎么样?捣鼓捣鼓这小子开窍了。虽然我跟三子惺惺相惜,但平时接触不多,因为他是我董事长啊,可三子跟我见外了嘛?我见外了嘛?这就是三子的长处,我佩服。你看他现在跟孩子们打成一片白乎的,其实我估摸他都该犯困了硬坚持,我是没那耐心,我特么也装不出来。”

    “五哥,嘉年出国的事你放心好了,三哥说让大哥大嫂带着,而且我跟大嫂关系最好,崽崽我们打算让他高中去那儿读。”小志接话。

    “这小子聪明,但不踏实!”孙总说道。

    “你说话就是难听!孩子哪儿不踏实?”五嫂骂道。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怎么就不能说?难道家人之间客客气气?”孙总反问。

    “五嫂!”小志假装严肃:“五哥你一针见血!五嫂我告诉你吧,你们没来我做饭哪儿会,三哥在家骂你呀,说你不该给孩子买好车,真的!”

    “你好好听着!护啥不能护短!多跟小志学习学习!老婆你不用担心我,在外办事我也装假。我跟老爷子聊两句,小志你让他们快点喝完,该休息了!”孙总感慨。

    “今后我确实应该注意!一会我帮小志收桌。”五嫂诚恳道。

    “五嫂,碗筷都马琳的活,我不能让她白吃白住!”小志笑道。

    饭后张三与孙总商量,打算以文秘方式借调嘉年到市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