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八点

早八点 > 第十一章 忙碌一

第十一章 忙碌一

    今天张三提前一小时上班。去山东打乱了他的工作日程,轻重缓急要重新梳理一番,坐在桌前他打开电脑查看邮件。集团下属公司和部门负责人,按照约定,一般每隔十天左右,会给他和李总电邮一份工作汇报,这样免去了人员跑来跑去的麻烦,同时也有迹可循。这是李总的提议,免去了工作时间扯皮。原先面谈,有的多日不见,工作汇报五分钟完事,聊一小时家常情有可原,撵人家走是不走?别人还汇报不?邮件好,白纸黑字言简意赅。

    建桥南部长邮件结尾处,试探提出个私人请求。妹妹和妹夫在韩国工作,女儿暂在他家寄养。现在妹妹希望入读建民创办的幼儿园(名校之一嘛)。老南去问过了,高总又去问过了,一则孩子没本地户口,二则即便幼儿园网开一面,暂时也没名额,要等机会。

    当初没想到幼儿园这么火,真是行行出状元,现在每年入园请托越来越多。

    当初的无心插柳,现在居然成了地产广告,入园的家长不少成了建民的购房户。

    人怕出名猪怕壮。张三厚着脸皮给老园长打电话,今年他的关系指标早用光了。

    园长是位花枝招展,严厉苛刻的老太太,享有“国家级绿色园丁”,“省优秀园长”称号。当时集团聘请她时承诺不干涉业务。

    一直以来集团秉承诺言。

    老园长二话不说答应了,“算董事长占用明年一个指标吧。”

    他短信回复南部长:“入学办妥,明早带孩子带户口本找园长。”

    建安孙总询问,作为应急预案,集团可否垫付五六百万,用于支付农民工下月工资。因为年初预支的保证金,未被通知情况下被部门占用,现仍无法赎回。虽努力协调,但日期临近等米下锅。

    张三回复:“孙总,此事你已问过李总,他的意见即我意见。打到专项账户保证金,理直气壮的是你。届时落实不了,你领农民回你家,装不下到我家,咱们一起在家过节!”

    莫斯科expa公司mikhail邮件,感谢他为朋友孩子留学的安排。张三回信:

    你的满意是我最大的幸福。具体你朋友与我们natya联系即可。

    追讨货款问题初步落实,但受托方只能返还给你80%货款,你若同意即通知。以后类似请托请勿答应。

    本周出差。

    代向milana  问好!

    又及:上次的货款请及时办理。

    张总以附件形式传来他要发言的总结报告。张三从头到尾大致看了看没啥建议,只是抄记下来拟淘汰人员名单。总计有近二十人,如何安排成问题,张总希望张三提出意见。

    张三回复:辛苦!总结稿没意见。淘汰人员暂不动,节前咱俩商量,节后调岗。

    请神容易送神难,不玩活的请走应该,有的本分但能力差,往哪个部门送都推。

    走廊人员陆陆续续走动,隋秘书进门打招呼,拿起张三茶杯去泡茶。

    张三看了看表,又看看今天的日志,九点公司会议室有个外商谈判要参加。

    借着撒尿功夫,张三转到李四办公室,探头:“今晚去山东两天,老家死人了。”

    “速去速归!忙的脚打后脑勺了。”李四嘱咐:“你进来,我拿点钱随份礼。”

    “就一过场,没辙小爷让去。”张三转身走了。

    撒完尿张三回办公室穿西服,下楼等客人的空档,他给张剑去个电话汇报行程。国内出行一般不需要打招呼,但考虑到近期的出口任务还是说声好,何况张剑说过这段时间过来一趟,万一山东多耽搁一两天万一他来了呢。

    张剑说你忙你的,我的时间未定,况且即便去也不是谈工作,主要是看看小爷、小志和崽崽。

    这话张三听着暖和。人到中年的60后,生活不都是为了老人和孩子嘛!而现在师兄关心我老小,本人冲锋陷阵在所不惜。张三环顾四周,看看进进出出的人流,感觉自己就是**金水桥上的卫兵,就是永不消逝电波里的地下党,荣誉感神秘感顿生,微笑,挺胸抬头。

    其实,此刻张剑已经在sy公务。除了本职工作外,他顺便调阅了张三车祸事故的全部卷宗。有消息反馈,事故或有疑点,不得不引起他警觉。张三对cx贸易,实则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有些活上不了台面。

    看着交警记录及保险公司理赔卷宗,加上补充调查的行车记录,张剑们确实困惑:

    1、中午11点42重卡从a城匝道入高速驶向sy城方向,12点25下高速进ly,1点30分,又从ly匝道入高速驶向a城方向。车祸时间是下午3点左右。a城至ly城单程30-40公里距离,这部重卡,在未出事故前,用时三个小时,在总计里程八十公里的高速上折返,为什么?

    2、假设肇事重卡在ly至a城区间出故障停靠了?用时维修→修好再走→然后事故?仅仅午休可能性不大,中间没有服务区。

    3、肇事司机持c照?这是重车,违背常识。随车人员笔录显示,重卡撞击护栏后急刹车,司机弹出前车窗重伤。意外撞击情况下,一般副驾驶受伤可能性更大。看样子后来死去的司机确实胆大没经验。

    4、假设肇事司机不是死去的,而是随行笔录者?看到人要死了死无对证,推卸责任。

    5、张三司机的笔录中承认超速追尾,“超车前,我长按喇叭提示,并一直打着转向灯,我看到重车司机探头回望,他应该看到了我。并车时,我的速度大概130-140,没想到他居然贴上来,没地方躲。”事后听说张司机还耿耿于怀,认为重卡不像惊慌失措,似有意。

    6、理赔问题上,双方没有什么纠葛。

    事后有人向张剑汇报,车祸前,高速上前后行驶两部重卡,似乎是结伴而行。现场事故后,另一部重卡略作停留后就离开了。张剑调阅了这部重卡的记录,该车3点45分左右到a城下了高速。但从肇事车辆折返两地的行程看,结伴同行说不过去,这部车只是单程,偶遇可能性大。如需挖掘,看看两部车是否一同从ly高速口上路。

    如果是针对张三,但当时他不在车上。有人说不能如此分析,因为张三启程没多久临时决定下车,跟踪者不知情只认车。

    根据上述推断,张剑思考一个关键问题,是否张三身份暴露了?不过,即便他不小心暴露,以他能量和价值,真不至于啊,杞人忧天了?

    换换思路,他回忆起与张三的交往。

    两人是读研时认识的。张三是在校推荐,张剑被nj国际学院保送,那时张剑已是学院年轻教师。

    同窗三载相处安好,偶尔打网球,偶尔喝点小酒。然后毕业各奔东西,偶尔书信、电话联系。然后是九几年,经多方了解、考察,张剑决定发展张三加入。这些年张三大隐于市、任劳任怨,较圆满地完成了指派任务,评价不错,假以时日可堪重任。

    如果车祸疑点未消除的话,粮食可以正常出口,其他必须停,并且这趟山东奔丧的安全,也应安排人员盯梢。

    多亏张三早请示晚汇报,提醒了自己。

    毕业后张三不情愿地回了老家,进入省sy厅工作。当时这种安排,完全是大哥大姐的主意。张三兄弟姐妹三人,他最小。当年大哥托福去了美国读博,然后在澳洲悉尼工作,大姐毕业后留b城,老家只剩下父亲和继母,还有孤零零的小爷。从照顾老人的角度考虑,怎么着也得在他们身边留一个,所以这份差事自然落到了张三的肩上。况且张三打小在小爷那里长大的,他爷俩感情深,而因为历史原因,张三父亲与同城的老叔关系一般,不常走动。同样因为历史的原因,小爷恢复工作后,与自己的儿子极少联系,他大女儿又在新加坡教书。所以无论哥姐,还是小爷那边的小姑,都希望张三回家,并为此慷慨承诺。

    张三念及小爷的恩情,也无法拂逆小爷的恳请。当年张三父亲再娶时,恰逢他处在油盐不进的叛逆青春期,搞的家庭氛围紧张,而哥姐都在外躲清静求学,即无暇也无力做张三的安抚工作。恰逢此时,小爷感觉到自己大侄子的二婚,也许要败坏在调皮捣蛋的孙子手里,于是主动把张三接了过来当爹养,从此爷孙俩关系亲密无间。

    于是,年轻气盛的张三放弃了教书育人的梦想,回到了家乡。一方面他觉得要为小爷养老送终,另一方面大哥向他承诺,如果工作不如意,一旦国外安顿下来他随时可去。

    就这样,张三稀里糊涂工作了。

    安排到厅里外经处工作,与张三的专业还对口。人际关系,家里人给他铺垫的不错,主管的副厅长的叔叔曾经做过小爷的部属,处长更没得说,是父亲大学同学。

    清苦的求学生涯,练就了张三吃苦耐劳的品质。朝九晚五的工作他坐得住,只要有工作干就行。可在偌大机关里,实在讲,新来乍到的他,就没有什么固定的分工或者课题。每天的工作是随机应变,东跑西颠。如果说上班到岗后明确要先干点啥,那就是给处长打扫办公室,并冲杯龙井茶。

    这个礼数要有的,为此父亲开导过他。处长是看着张三光腚长大的,处处关照他。为了避嫌,张三不光打扫处长办公室,顺带着不大情愿地打扫副处办公室,一视同仁嘛。

    仅仅过了半年,因为勤奋好学,诚恳待人,业务出众,被火箭般提拔为处长助理,并兼任厅直属的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助理,总经理还是处长鲁宾,计划经济年代,政企不分。

    厅里年轻人羡慕张三,爬得快不说,还实惠。企业兼职的好处,是不用天天到厅里上班,并且私下里还另外享受企业的福利。厅属公司是独立法人单位,经营利润可以补贴行政支出,花钱报账比较方便。

    张三升职后,实打实业务少了,反倒增添了更多体力劳动,厅里的福利工作全权由他负责,直白点,就是上上下下的菜篮子工程。

    那段时间,他所学专业基本报废,干的是搬运工工作,张三没有乐不思蜀,反而心里感到空荡荡的。大学生活,从早到晚上课、自习,基本上对得起含辛茹苦,一票难求的免费高等教育,工作干好了,专业反倒荒废了。

    也许每个人都一样,从校园进社会需要个过程。

    临近九点,张三迎接市sw局刘副局长,张三特别请来的嘉宾。寒暄过后,邱总陪着上楼。没过几分钟,高总陪着客人乘面包车到了楼下,张三与客人一一拥抱,乘电梯去会议室。

    今天的会议高总主谈,赵安娜主译。

    见到赵安娜,俄罗斯客人热情似火,张开双臂,直接把安娜揽到怀里拥抱。

    “这单业务安娜一个人就搞定,我们都是作陪的!”张三对刘局长笑道。

    因为熟络,刘局长玩笑道:“有点亏!我进来只跟安娜握手了。”

    安娜听后,微笑走到刘局座位前:“领导,补个拥抱!谢谢您光临!”

    俄罗斯人看出来诙谐,哈哈大笑。

    九点整开会,双方各五人入座。经过前期几次谈判,1.2万吨聚苯乙烯进口的所有细节已经落实,今天走过场签字。

    因为俄方要求录像,所以先请刘局长代表主管部门讲两句,然后俄方代表团团长讲两句,最后高总讲两句。

    会议准备工作充分,椭圆形桌面两侧摆放着双方国旗,会谈人员桌前立着名牌,桌子正中是个花篮。

    张三看了看自己身后坐着的隋秘书,点头赞许。

    随后的时间里,主要由高总,赵安娜与俄方主谈逐条逐页核对文本内容。张三与刘局探讨二手工程设备,比如挖掘机,推土机的进口报批流程,也谈到了他所关心的房价走势,与俄罗斯人聊聊美食美景。

    一小时结束会谈,与会人员在背景墙前留张全家福。高总陪客人回宾馆,张三请刘局到办公室再聊几句,看得出刘局有此意。

    “张总,你这买卖不小,一个单子几千万!人员素质高,藏龙卧虎啊!高总我俩时不时见面,我没看出来他英语这么好,赵安娜更别提了!”

    “刘局夸奖了!这种大单我们一年碰不到几个!今儿你来指导工作嘛,这福气就找上门了。”张三客气道:“合同金额是不小,但利润薄。我们不是专业公司,进口后没有销售渠道,一般清关后直接转售给上海或宁波的化工公司,大部分利润在人家那里,我们等于做批发。会上咱俩聊的二手设备进口,其实项目很好,进口利润在2-30%左右,需要进口批文,一个是sw部,一个是sj总局。搞混凝土康总你熟悉吧,每年挖掘机等工程设备购置就不少,暂时我们产品质量与国外差距太大,维修率高,一台设备窝工每天损失1-2千。二手进口便宜,因为国外折旧率高,算来算去很合适。康总上个月在塘沽买了几台小颂挖掘机,与其这样刘局你不妨帮帮他,这也是双赢的事嘛!”

    “康总德高望重,他可以与我们局长直接谈,比我传话效果好。这件事我回头问问贸管处,怎么个程序打听清楚了你们来一趟。张总,就是说,是以你的名义办理进口批文对吧?你跟康总很熟悉?我这话问的!你搞地产,他搞混凝土怎么不熟!”

    “我俩熟,他是我公司股东之一。他也没跟我提进口二手设备的事,我估计他没想这么深,也不在乎多花俩钱。咱俩上下级,探讨工作嘛,我觉得这事你们局出面办理名正言顺,有条件为啥不用?办理批文差旅费用你们报个数我出。”

    “你说是两套手续,缺一不可。”

    “另一套我办。”张三回答:“其实刘局你办也行,各部门人员不都是调来调去,彼此熟悉呀。”

    “你的意思都我来?”刘局问。

    “实不相瞒,我是这么想的,又不用你亲自跑,下边人办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