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八零:我靠直播买了矿!

穿越八零:我靠直播买了矿! > 298 直播!诗和歌是一家门

298 直播!诗和歌是一家门

    这个世界上声控多吗?答案是很多。

    女性比例尤其高,毕竟女孩纸都是靠耳朵恋爱的。

    在八十年代还没有声控这个概念。

    但是能忽略苏栩卿深陷马里亚纳海沟的颜值,依然对他本人表现出狂热崇拜的拥趸们,应该都是末期声控患者。

    先见到苏大才子的那副尊容,再听到他叫人沉湎的声音。这样都没有见光死,而是深深迷恋上了这个人。

    这说明她们的视觉神经已经严重退化,到了绝大部分视觉神经被听觉神经代替的地步。

    作为一个资深外貌协会会员,孟珍珍自认做不到。如果不是打赏的诱惑,她根本无法直视苏大才子的脸好吗?

    也许就是因为这些拥趸们的追捧,又或者是孟珍珍看“打赏”的眼神鼓励了他,就在直播的尾声,苏栩卿突然横生自信,鼓起勇气把一张歌词递过去,

    “小周同学,你来读读看这首诗好吗?”

    孟珍珍伸手接过,那是她写的《董小姐》,在纸张的空白处,用一样的句式接了一首八行长的“诗”。

    她扫了一眼,在心里掂量了一下,发现那竟然是一首有点隐晦的谐音求爱诗。

    好你个苏大才子,看不出来你是这样闷骚的人。

    “这……”

    孟珍珍不想太直白地拒绝这位直播功臣,又不想用嘴巴念出来这样的歪诗膈应自己。

    她急中生智,想了个表面上看来能做到两全的解决方法,

    “我这个人不太擅长读诗,但我自认为唱歌还行,谁能帮我去隔壁借把吉他?”

    孟珍珍说要借吉他,直播弹幕又开始活跃起来。

    有个男同学很积极地跑去隔壁合唱团借来了把吉他。

    结果连人家整个社团都跟着过来了,他们说要来看看诗社的人是怎么唱歌的。

    “我们诗歌不分家,大家都是一家门。”

    苏栩卿真的很会说话,一句话叫所有人都听得乐呵呵地。

    孟珍珍弹了一段前奏,简单的旋律,舒缓的节奏,她的吉他弹得很不错,一下子就抓住人心,让所有人都静下心来倾听。

    直播间有耳朵好使的观众已经在刷弹幕了:——那是《化身孤岛的鲸》——

    孟珍珍微微一笑,又弹了一遍前奏才进入歌曲。

    一开嗓,听现场的同学们就惊奇地发现,周敏仪唱歌和合唱队的女声独唱那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现在流行的是《军港的夜》那样的歌,所有女同志一唱歌,就要学那一把醇厚的女中音。

    但是她孟珍珍很不喜欢。

    就算闭着眼睛听歌,都能脑补出来唱歌的人的嘴巴是在如何夸张地运动着,吐字的方式做作到叫人难受。

    而周敏仪的周(深)式小清新风格对在座的同学们来完全说是一番新的体验。

    几百个小时卡拉ok磨砺出来的麦霸,肯定比合唱队那些拿腔拿调的简单模仿好听啊。

    合唱队外聘的专业指导也在,这个退休的歌舞团独唱演员听得都呆住了。

    很难想象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子,能把自己的声音细节控制的那么好。

    她的音色是如此空灵,歌词又是如此直指人心。

    一曲歌毕,直播间很热闹,有安可,有打赏,有赞,有call,起码反应挺大的。

    然而教室里听现场版的观众们,居然整整十几秒钟没有人说话,静到连这三十几个听众的呼吸声都可以听见了。

    这……是审美代沟吗?

    难道要来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挽尊?

    就在现场安静到叫人尴尬的时候,突然有个人开口了,

    “这……唱得也太提劲了,听得老子一身鸡皮疙瘩。”

    “我也是。”

    “我听到不敢喘气了都。”

    人群突然小小骚动起来,然后有第一个人鼓掌,掌声从开始的三三两两直到最后每个人都叹服地拍起手来。

    苏栩卿也在无力地鼓掌。

    歌曲很长,歌词也很长,但他觉得自己听懂了周敏仪要表达的意思:

    “你的衣衫破旧,而歌声却温柔”,指的就是他这个声音好听,样子不好看的人。

    是的,就是他,错把她“当成整个宇宙”。

    而她“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情”,只有“太冷太清的天性”。

    所以,他们注定只能“辗转之后各安天命”。

    因为“遗憾你终究,无法躺在我胸口,欣赏夜空最辽阔的不朽”。

    这是一首妥妥的劝退诗啊。

    (???^???)还没开始,就被宣判出局的苏大才子,满腔热爱被一盆冷水当头,不光心里不舒服,面部表情也已经有点绷不住了。

    苏栩卿:哭唧唧_:(′□`」∠):_。

    跟他一个人的失落比起来,旁人的热情显得非常高涨。

    直播间里人已经不多了,只剩下三百来个铁粉。

    却有一位土豪金主打赏了珍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