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 第27节

第27节

    四十五、“让我不流血而死”

    因为乃蛮部的战败,札木合卷土重来的梦想再度破灭,又踏上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流亡生涯。这一次,他选择了位于科布多湖泊与泰加森林之间的唐怒乌拉山为藏身之所,带着仅有的五个随从依靠劫掠为生。

    唐怒乌拉山高耸入云,峰顶积雪终年不化,山上长满了绵绵密密的树林,猎物丰富,的确是藏身的极好去处。札木合以见异思迁而闻名,部下根本不知忠诚为何意,就在他身处危难之际,五个随从生出了以下犯上的险恶用心,终于将他送上了绝路。

    一天,札木合捕捉到了一头野羊,生起篝火,打算大快朵颐。对朝不虑夕的流亡生活厌倦到了极点的下属们趁其不备,一拥而上,将他捆得结结实实,送到了成吉思汗的大营。

    札木合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坟墓边缘,见到成吉思汗时,没有卑躬屈膝地求饶,而是以与成吉思汗地位相同的大汗自居。他说:“乌鸦捉住了紫鸳鸯,下人擒拿了主人,我的安答啊,你说该怎么办?雀鸟捕捉了雄鹰,奴才抓住了主人,我的安答啊,你说该怎么办?”

    这样说的意思昭然若揭:他希望成吉思汗能帮他处罚卖主求荣的下属。卖主求荣之人,也是成吉思汗最为憎恨的人,况且这一次被出卖的是与自己有手足之情的安答。他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札木合的请求:“怎么能容忍这种对主人不敬的人?怎么能与这种人为伴?传令下去,将他们全族诛灭。”当着札木合的面,那五个人全部被斩首。

    临死之前,札木合与成吉思汗进行了一系列极具高乃依(17世纪上半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古典悲剧风格的谈话,以下便是详细内容。

    以往的岁月里,为了击败心腹大患成吉思汗,札木合策划了一系列阴谋。尽管如此,成吉思汗依然表现出了容人雅量,将过去的纠葛一笔勾销,希望能与札木合重归于好。回忆起童年时期结伴嬉戏,长大后又一起并肩作战,从蔑儿乞惕人手中抢回孛儿帖的经历,成吉思汗感慨万千。

    即使提到两人交恶的那段经历,成吉思汗也不愿使札木合难堪,派人对他说:“如今我们又相逢了,还是重归于好吧。以前我们互相扶持,都是大车的一条辕,你却产生了分离的念头。如今我们又在一起了,可以互相提醒忘记的事。熟睡不醒时,可以互相唤醒。以前你虽离我而去,但终究是我的安答。每当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你一直很关心我。如果要问那是什么时候,那就是我与王汗交战时,你把王汗说过的话传给我、提醒我,这是你的功劳;和乃蛮人交战时,你在塔阳汗身边旁敲侧击,让他胆战心惊,不战而败,这也是你的功劳。”

    身陷囹圄的札木合表现出了作为一个贵族应该具备的尊严,从容镇定地拒绝了成吉思汗的提议。

    “我们小时候结为安答,同食同饮,同榻而眠。后来因为外人挑拨,我们冷脸以对。我曾对人说过嫉妒你的话,所以没有脸来见你。想到从前的所作所为,我脸红耳赤,不好意思面对你的真诚。如今安答你胸怀大度,仍然愿意与我为伴,但我以前与你为伴时,却没有诚心对你。如今你已经平定蒙古诸部,我与你为伴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不死,只怕安答你会寝食不安,担心我会成为你衣领上的虱子、衣服里的刺。我是一个毛病很多的人,所作所为与安答你背道而驰,所以才落到今天这般田地。”

    “这一生中,从日出的地方到日落的地方,我与安答的名声尽人皆知。安答你有贤惠的母亲,生下了你这样的豪杰,你的弟弟都很能干,你的朋友都是英雄,你有七十三个像战马一般来往如风的部将。而我自幼就失去了父母,又没有兄弟,妻子是个长舌妇,所以被安答你打败。安答,你下旨吧,令我速死,让你安心!你处死我吧,希望能让我不流血而死!

    我死之后,将我的尸骨埋葬在山巅,我将保佑你的子子孙孙!我是你的旁系亲族所生,被出身正统的你击败,我说的话不要忘记,也不要再商议了,让我速死吧!”

    成吉思汗闻言恻然,悲伤地说:“安答的行为虽然与我处处相悖,但是你并不想害我的性命,你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我令人占卜,卦象不明,这说明无缘无故害你性命不合适。我是讲道理的人,现在就说一说处死你的理由。以前,我的部下和你的部下因为争夺马匹发生争执,你不该不问是非就攻击我;现在我劝你与我为伴,你又不肯。我劝你爱惜生命,你却只求一死,我就依从你的请求,让你不流血而死。”

    根据一些传说,札木合最终是死于酷刑之下,不流血而死的遗愿未能实现。成吉思汗不愿亲手处死结义安答,把这件事交给了侄子阿勒赤歹。

    阿勒赤歹采用了惨无人道的酷刑,逐次砍下札木合的四肢。札木合到死都保持着尊严,认为这是成王败寇的道理使然,并且说如果战胜者是自己,也会用这种手段处死敌人。为求速死,他居然主动将四肢伸到了血淋淋的屠刀下。他的尸体被安葬到了一块高地上,萨满教徒认为,这样做能让他的在天之灵保佑成吉思汗的子子孙孙。

    因为札木合的存在,成吉思汗在崛起的道路上历尽周折,数次被厄运缠身。现在与他堪称一时瑜亮的安答死了,蒙古草原上将再无对手。

    看最新章节

    四十六、斡难河畔的成吉思汗

    经过多年征战,广阔的蒙古草原终于被成吉思汗收入囊中,虎视眈眈的敌对势力彻底成了不自量力的撼树蚍蜉。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于斡难河源头会盟蒙古诸部,被公推为汗。大会召开之前,他认为自己没有统率诸部的能力,希望大家能另寻高明。毫无疑问,蒙古草原上并没有这样一个人,所以各部最后诚心诚意地将他推上了汗位。蒙古帝国从此诞生,树在成吉思汗大帐外的九脚白旄大纛,成了蒙古帝国的国旗。能够与神灵对话的通天巫阔阔出传达了上苍的旨意,为成吉思汗加冕,以证明他能得到汗位是天命所归。历来有一种说法,“成吉思汗”的意思是“赖长生天之力而为汗者”,这似乎也证明了“成吉思汗”之名的神圣。

    大会结束后,在沙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将开始听封。做这件事时,成吉思汗表现出了极佳的耐心,除了给予实物奖励,还将每一个战将的功劳一一道来,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在他心中的位置无法替代。其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插曲值得一叙。

    童年时期被族人遗弃,后来被诃额伦收养的失乞·忽秃忽,知道功劳不及博尔术与木华黎,担心被遗忘,于是主动邀功:“我立的功少吗?我出的力少吗?我还坐在摇车里的时候,就在你的家里。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长出胡须,我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我卧在你的脚后,被你当做儿子抚养;我卧在你的身边,被你当做弟弟抚养,你要赐给我什么呢?”

    成吉思汗说:“你是我的六弟,我将像赏赐其他弟弟那样给你赏赐。

    你立有大功,赏赐你九次犯罪不罚。承蒙长生天的护佑,我终于一统诸部,你可以充当我的耳目,清查户籍,将百姓分给大家;缉拿盗寇,应该处死的处死,应该惩罚的惩罚。将清查户籍的情况和缉拿盗寇的案件,都记在青册上,凡是经过你我一同议定而写到青册上的规定,子子孙孙都不能更改,否则治罪。”青,即黑。青册,就是写着黑字的白纸案册。后世学者认为,青册类似于蒙古帝国的札撒(意为法令、军令)大典。

    蒙力克老人曾经阻止成吉思汗陷入桑昆设下的险境,因此也在受封之列。用成吉思汗的话说,若非蒙力克,他就会走进“有漩涡的激流,有红焰的烈火”。

    依据《蒙古秘史》的记载,成吉思汗封赏博尔术时声情并茂,令听者为之动容。

    博尔术与成吉思汗相识于少年时期。初次见面时,成吉思汗家里的马群被盗贼抢走,追赶马群途中两人相逢,幸赖年少豪爽的博尔术出手相助,马群才得以追回。除了此事,成吉思汗还非常详细地说到了另外一件事:与塔塔尔人对阵于答阑·捏木儿格思时,有一天晚上暴雨倾盆,为了不让成吉思汗淋雨,博尔术张毯相护,整夜只换过一次腿。最终,博尔术被封为万户长,以阿尔泰山附近的领地为食邑;犯罪九次不罚;位居他人之上。

    夸奖博尔术的同时,成吉思汗顺带着说到了木华黎:“多亏博尔术与木华黎忠直善谏,我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木华黎的功劳不止于此。早年间,成吉思汗的营地还设在豁儿豁纳黑川时,有一次与札木合在忽图剌汗当年即位的大树下欢宴畅饮,忠心耿耿的木华黎提醒主人,说那棵大树是蒙古汗国最后一位汗王忽图剌的龙兴之地,并预言成吉思汗最终会成为蒙古人的大汗。因此,木华黎也被封为万户长,以合刺温·破敦山附近的领地为食邑,可以在领地内使用“国王”的称号。

    当初,成吉思汗与札木合分道扬镳时,依附于札木合的巴阿邻部首领豁尔赤率部来附,说成吉思汗日后定然能成为蒙古共主。如果应验,要挑选30位美女为侍妾。成吉思汗没有食言,将居住在额尔齐斯河两岸森林中的百姓交由他掌管。

    与桑昆联军作战时,敌人攻势猛烈,成吉思汗情势危急。危急关头,猛将主儿扯歹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一箭射中桑昆面颊,士气大振,最终反败为胜。成吉思汗一直将此事铭记于心,当众说道:“当时如果不是你射伤桑昆,打开长生天佑护我们的大门,我简直不敢想象后果会如何。顺着哈拉哈河撤退时,我把你看成掩护我们的高山。”前面说过,成吉思汗曾将妃子亦巴合赐给了主儿扯歹,当此大赏功臣之际,他在众人面前对此事给出了一个正当理由——那是对主儿扯歹战功的赏赐。

    紧接着受到赏赐的是赫赫有名的“四狗”,即忽必来、者勒蔑、者别、速不台。成吉思汗说:“你们为我扼住大力士的脖颈,压住他们的臀部。你们就像我的四条猛狗,我让你们去哪里,你们就会把那里的岩石撞碎,把那里的山崖冲垮,开山断河。面临强敌时,如果有你们在阵前,我就安心了!”

    格你格思部的忽难因为忠于职守、是非分明,也在受赏之列,成吉思汗对他的赞语是“黑夜的雄狼,白天的乌鸦”。阔阔搠思、迭该、兀孙因为警惕性高,能够不隐所见、不匿所闻,同样受到了夸奖。

    成吉思汗受伤时,者勒蔑为了找到马奶,孤身潜入敌营,立下了大功,他的父亲札儿赤兀歹一并受到了赞扬。因为当年正是他把儿子送到了军营,让他忠心服侍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夸奖出身巴牙兀惕部的司膳官江古尔时说:“你对我忠心耿耿,大雾中没有迷失,战乱中不曾离去,与我同甘共苦。你想要什么赏赐?”江古尔希望与散落在各部的兄弟们聚居,成吉思汗应允,封他为千户长。

    诃额伦先后收养过四个儿子,即失乞·忽秃忽、博尔忽、曲出、阔阔出。他们知恩图报,都在努力回报诃额伦的养育之恩。成吉思汗非常感动,说道:“你们四人当初被人遗弃,我的母亲收养了你们,待你们有如己出。你们做我的朋友、做我的影子,已经回报了母亲。”

    功劳突出的博尔忽是重点表扬对象。成吉思汗说:“无论临阵对敌,还是长途行军,你都时刻陪伴在我身边,从来没有让我挨过饿,也从来没有喝不到肉汤的时候。拖雷五岁那年被强贼劫持,性命垂危,幸亏你和你的妻子冒死搭救。与克列亦惕人作战时,窝阔台身受重伤,又是你施以援手。”

    成吉思汗没有忘记那些已经魂归沙场的有功之臣。他以沉痛的口气,追述了忽亦勒答儿和察罕·豁阿的功劳,重赏他们的后人,将捏古思部落交给察罕·豁阿的儿子纳邻掌管,使他们的子孙世世代代都可以享受帝国的特殊照顾。

    成吉思汗少年时,曾被泰亦赤兀惕人羁押为囚,借助锁儿罕·失剌的帮助才逃出险地。他对锁儿罕·失剌说:“你的大恩,我日夜难忘。虽然你们从泰亦赤兀惕部来投靠我的时候比较晚,但终究是来了。现在我要回报你,你想要什么呢?”锁儿罕·失剌希望能将蔑儿乞惕人在色楞格河地区的牧场收为己有,免缴赋税。成吉思汗应允,还赏赐了他的儿子赤老温和沉白,允许他们作战时可以自行拿取战利品,围猎时可以自行拿取猎物。

    如果不以《蒙古秘史》中的溢美之词为唯一参考标准,参照明朝史学家萨囊·彻辰所著的《蒙古源流》,成吉思汗大赏功臣一事就会添上一些一波三折的传奇色彩。

    依据《蒙古源流》记载,封赏功臣当天,博尔术不在受封之列。大会结束后,孛儿帖在大帐中责备丈夫不应该富贵而忘友:“难道博尔术对你不忠诚吗?他是你少年时的朋友,始终对你不离不弃,你怎么能忘记他?”成吉思汗说:“我怎么会忘记博尔术?我是故意那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嫉妒博尔术的人心服口服。我非常了解博尔术,就算他以为自己已经被遗忘了,也不会对我有怨恨之心。”

    为了证明所言非虚,他派人到博尔术帐外查探。博尔术不在意封赏,但是有人替他在乎,那就是他的妻子。他刚回到自己的大帐,妻子就对成吉思汗口出怨言。博尔术说:“我效力大汗,不是为了什么赏赐。就算大汗让我饿死,我也要尽全力为他效劳。大汗的金帐能够永远不倒,我还有什么遗憾的。”这一切都被帐外的密探清清楚楚地听在耳中。

    第二天,大会再度召开,受表彰的只有博尔术一人。成吉思汗说:

    “我的朋友博尔术啊!我穷困潦倒的时候,你对我不离不弃,是我忠实的朋友!你英勇顽强,从来不知畏惧为何物,是我忠实的伙伴!跟随我以来,你身经百战,将生死置之度外!今天在场所有的人当中,没有人的功劳能比得上你。大家都要记住,博尔术的地位在你们之上。”

    回顾坎坷经历,展望美好前景,奖励那些为蒙古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勇士。这就是当天发生在斡难河畔的一切,此事发生的时间是公元1206年的春天。这一天,草原上的百姓激情如潮,热情洋溢地表达着心中的欣喜。

    看最新章节

    &rr;  →

    <a href="/newessagephp?tosys=1&title=《成吉思汗传》的章节有错误&ntent=《成吉思汗传》的章节《 第27节》有错误,具体错误是:" target="_bnk">错误/举报</a

    新书推荐:

    <!---->